陛下目光投來,王芬麵無神采,緩緩下拜。
“大哥意欲何為。”楊奉忙問。
要的便是這個氣勢啊。
太史公謂:能行之者,一定能言;能言之者,一定能行。
郭太悄悄點頭:“賢弟所慮,愚兄焉能不知。何如有言在先,又與於渠帥擊掌為誓。豈能自食其言。”
“喏!”
“渠帥。”
猜想,曆代先賢所言,便是如此罷。”
高官厚祿,皋牢其心,軍心可用是前提。編入營中,嚴明軍紀,亦不成或缺。不急。待剿除白波,回京後再交由中軍校尉孫堅,細細打磨不提。
收到洛陽邸報。薊王劉備亦頗多不解。
城內積水未退,滿目瘡痍,一片狼籍。煙燻火燎,滿城灰燼。
見“八廚”之王芬,竟如此識時務。陛下身邊內官,紛繁與之結好。王芬有大名於天下,若能為我所用。天然有百利而無一害。
待四人落座,郭太言道:“黑山張渠帥,又遣人送來密函。言,天子車駕,已入冀州。正往河間國而去。求我等速速出兵,襲殺大漢天子。”
作為此戰的親曆者。虎賁中郎將王越,亦將如何斬殺三賊酋,娓娓道來。
“當是仕墨。”王越照實作答。
前有崔烈買官。後有王芬結好內官。若能就此分化名流黨人,對寺人而言。天然是極大利好。
“謝渠帥。”
悉知董驃騎親征白波。永樂董太後亦不敢粗心。詔命有司,儘力共同。統統用度,充足配給。真可謂有求必應。
中軍校尉孫堅卻抱拳言道:“一日為賊,畢生為賊。若為漢賊,當儘數殺之。懸首城門,以儆效尤。”
麵對承平道妖術,大漢官兵肝膽俱裂,五體投地。如何還能提刀再戰。
陛下笑道:“孫文台,國之虎將矣!”
“報——”不久,便有軍士入帳:“張軍候,寨前搦戰,連刺四賊將上馬。”
明知山有虎,方向虎山行。
“喏!”
白波穀,大營。
董重雖是紈絝後輩,五陵少年。卻與薊王劉備相處日久,耳濡目染之下,為人利落,亦稱豪傑。與張濟、郭汜、樊稠、李傕等人,甚是對路。
若非陛下金口玉言,親命封存。廣宗城內構造大陣,早被薊國工匠,拆卸一空。
聽聞廣宗乃滅黃巾最後疆場。陛下又興趣勃勃,折往廣宗縣一探究竟。
與黃巾賊一戰。遠非平常戰役可比。若非薊國水軍,千裡馳援。又有薊國將作館大匠師蘇越,破儘承平道妖術。此戰危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