求榮(一)
穆清朝她微微一笑,便撇下王氏,走到堆放食材的高案前,一一翻看了,儘是些夏季應季的生果菜蔬,氣候酷熱,生肉不宜儲存,故備得少,灶邊木樁上縛了一隻麻灰色大鴨,大水缸裡遊著四尾肥美的四腮鱸魚,以手略一撥水,那魚猛地彈起,遊得甚是凶悍。一樣樣看過,穆清笑著向陳氏道:“已是很齊備了。如果再有早熟的橘兩隻,再有府裡撥給的消暑用的冰,備上盤大的兩塊既成。”
陳氏心知肚明,要穆清幫手烹調,本意並不在菜的味道如何,意在那位杜監事的情意如何。恐怕杜監事肯放下身材來這布衣小院赴宴,本意也不在那宴,倒是在這小院中的才子罷。她記取丈夫的叮嚀,不敢漏了涓滴口風,隻堆起笑,忙不迭地點頭,“就揀那特長的做個一樣便成。其他的,自有廚和你庶母阿嫂她們呢。”
穆清拿起此中一隻,公然非常青澀,剝開橘皮,內裡的瓤已顯出了橘黃金紅的色彩,再嗅氣味,濃烈的橘香撲鼻。“已很好了,帶去後廚吧。”說著穆清向世人微微一斂衽,隨廚娘今後廚去了。
“這但是聞名的金齏玉鱠?”杜淹訝異地昂首問到,“這金齏是以何調製的?有何講究?”
直忙到日中,顧黎身邊的小廝急倉促地跑來,問籌辦得如何。後廚一應俱備,聽顧黎帶著杜監事返來了,萬氏忙批示著兩個小丫頭往正堂上菜。阿柳也忙著幫手,正要捧起穆清備的食盒,陳氏卻不知何時進的後廚,按下阿柳的手,“這是七娘所治,還是由七娘奉了才安妥,這菜中有何風雅典故,不還要由她親身講解了?”
手機用戶請到m..瀏覽。
這一日已是七月頭上,未到中午,暑氣已升騰起來,水井邊的藤蔓被曬得葉片發蔫。穆清正倚在紗籠窗邊的竹榻上,看著一本西漢時劉向所編訂的《國策》。暮年已研讀過,前幾日在顧黎的書齋中看到,借來翻閱幾日,總好過被陳氏拉著拿針動線,再被王氏諷刺幾句不會女紅。
“七娘還是先來看過食材吧,看有無堪用的,若還缺甚麼,著緊的去備。”萬氏不著陳跡地走到穆清和王氏之間,淡淡說到。
聞她應允,顧黎笑眯眯叮囑了幾句,又客氣兩句,方纔放心腸走了。穆清放下書卷,喚過阿柳,漸漸行至後廚。陳氏,王氏和萬氏俱在廚中驗看食材,穆清行過禮,問了食單可否擬過。人皆一怔,王氏從未籌劃過此類宴請,雖知食單為何物,卻未曾見過,更不消說擬了,便翻了個白眼,大喇喇地直著嗓說:“不過是宴請一人,要甚麼食單。我們家不似那大戶人家,略有一兩件能拿得脫手的菜式便成了。mm但是在那鳴鐘列鼎的人家待慣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