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一章、江東之亂[第2頁/共5頁]

晉晏平元年,也即石趙建平二年,春正月,晉鎮南大將軍、開府儀同三司、都督江、荊、湘、交、廣五州諸軍事、江州刺史、漢安侯王敦,於武昌起兵,以揚威將軍、豫章太守甘卓為前鋒,戰船二百、選士三萬,沿江而下,直向建康開去。

劉大連撫掌道:“卿言是也,我當急往府中,向大王進言!”

不過一開端籌劃得好好的,命參謀沈充奧妙返回吳興故鄉,去煽動周氏反叛,到時候王敦好應司馬睿之召,率兵進入建康城;可誰想到事情的生長卻並不儘如人意,頗多波折。

劉隗道:“即便無法召王鎮南來,大王亦搶先於釋僮當選士成軍,助守建康。”

虞胤於纔剛開釋的僮仆、佃客中點選了三千多人,練習不過五日,他年青氣盛,竟然就領著這支兵馬南下去尋覓叛軍主力決鬥,成果劈麵恰好撞見周劄之侄周筵。

劉隗說我也想這麼辦,題目是我們手裡冇兵啊,拿甚麼去割這顆癰瘡?刁協就說了:“兵在江上,朝夕可至,何憂也?”劉大連當場就急了,說:“刁公,於丹陽、吳興二國開釋僮客,當然不涉王氏,但王氏豈無兔死狐悲之驚啊?倘若王鎮南不肯發兵來救,莫非公親將王府侍衛及安康守卒數千人,便能夠抵抗周、沈之強兵麼?!”

刁協對此卻表示:“所謂‘江東之豪’,實亦江東之癰瘡,若敢背反,正可趁此機會,將之割去!”

王導拱手道:“釋僮之命,大傷國渾家心,臣此前便多次進言,覺得不成,惜乎大王不聽。今止吳興亂起,而若此令不除,恐怕江南再無寧日,雖鎮南手握重兵,也怕疲於奔命,難以全定啊。

——————————

幾次勸說,劉隗卻不為所動,仍執慎重之論,再加下屬馬睿天然也冇有刁協的膽量和信心,因而終究還是僅在丹陽海內實施了釋僮之政。

劉隗連連擺手,表示反對,說:“吳興王尚在幼衝,且未歸藩之國,而仍哺育於建康城內,則安能遙製其國,使善政得行啊?何況所謂‘江東之豪,莫強周、沈’,周、沈兩家,都在吳興海內,倘若遽釋僮客,逼其揭竿謀反,恐怕局麵難以清算……”

劉隗建議急召王敦率兵來救建康,刁協連連擺手說不成:“沈士居本為王處仲參軍,則彼返鄉反叛,厥後得無王處仲之教唆乎?倘真如此,召江上兵來,無異於開門揖盜,千萬不成啊!”

Tip:拒接垃圾,隻做精品。每一本書都經過挑選和稽覈。
X