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四十章、頻陽軍議[第1頁/共4頁]

正在撚鬚沉吟,籌思對策,周晉隔著幾案一抱拳:“末將請領一部,逾山而北,繞至夏陽與山口胡壘之間去,以斷敵後路!”

郭默聽周晉詳細講解後,略一思忖,便道:“好計!”但隨即卻又點頭:“周將軍所部甚寡,不成往也。”

他所言很有事理,周晉難以辯駁——畢竟周晉當日逃離夏陽後,在山地間幾次迷路,兜了個大圈子才終究到達的粟邑,不象王堂,曾經追殺路鬆多,一向進至司馬遷墓祠,間隔高山不過才裡許之遙了。

故此麵對晉軍的分進合擊,劉粲最公道的應對,就是分兵牽絆甄隨,然後再操縱堅壘硬頂著裴該所部,主力與頻陽方麵軍在壘前對決——他不是已然派劉驥南下了麼?目標或許是蒲阪渡口,不大能夠是大荔城,但也彆有能夠性,就是為了牽絆甄隨。

此中楊清嚷嚷得最狠惡,一副周督忠犬,主惱臣辱之意,但實在心中暗喜:不需求再上疆場啦,老子今又躲過一劫!

——胡軍奪占龍亭後,也知是衝要,遂安插下一哨人馬。但正如此前晉人守壘時不過數百人罷了,彼處地形本就狹小,堡壘也少,放多了人全然無用,故而按照探查,胡軍鎮守龍亭的也不過千人擺佈。則你拿兩百人去打一千人,怎能夠有勝算啊?

倘真如此,又該如何應對呢?郭默便道:“便胡軍將主力來逆我,且甄將軍無能準期來合,我亦不懼,即經血戰,破胡必矣,隻是……”

至於周晉,郭默叮嚀道:“周將軍可護守頻陽,保障我軍後路,不得有失。”頻陽城中本來的守軍加部分輔兵,另有一兩千人,若再召聚青壯,四千可得,都交給你了。

郭默跟胡漢國打了多年交道,深知胡軍的規複才氣是很強的,首要他們慣於四周擄掠,不但搶糧食,也搶兵源和人丁,不象多數督為了長遠計,除非特彆環境,不然嚴禁擄掠百姓。那我們還在關中辛辛苦苦地種地、積聚呢,劉粲不定跑哪兒去搶一票,然厥後歲再來,豈不費事?

當然啦,劉粲也有放棄郃陽之圍,而全師南下大荔,或者西取頻陽之策,不過那麼一來,多數督的通盤運營都被突破,接下去的戰役就得靠各部自主策劃了,能夠臨時非論——總不能多數督之圍已解,各部仍然不管不顧地還要朝郃陽城下去猛衝吧。

劉粲發兵,號稱二十萬,郭默等將天然是不信的,估摸著十萬戰兵頂天了,那麼他還須留兵駐守夏陽和山口堡壘,郃陽城下,撐死了八萬之眾。八萬人若分一半來勸止我等,剩下的即便冇有甄侍從外照應,估計多數督也不怕他;而若止遣彆軍兩萬去堵甄隨,餘眾卻充足繼圍郃陽城。

Tip:拒接垃圾,隻做精品。每一本書都經過挑選和稽覈。
X