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十三章、自外於大司馬[第5頁/共5頁]

疇前邵續不能全師退返,是因為前麵有曹嶷堵著,現在曹嶷不在了,他持續呆在河北,就隻是錦上添花罷了,對於團體戰局而言,感化並不太大——當然啦,若能夠站穩腳根,持續楔入敵方境內最好,題目不是守不大住嘛——則不如撤至黃河以南,與“東萊營”、“複仇軍”會師了。

遵循他所獲得的諜報,去歲出兵之前,襄國君臣計議,張賓、張敬等都覺得厭次不過癬疥之禍罷了,隻要發一支偏師監督之,不使邵續趁著雄師遠出司、兗的機遇,趁機擴大便可。但是現在的情勢分歧,曹嶷既降,則青、徐、兗、豫連成一片,晉方隨時能夠渡河聲援邵續,更能以厭次為橋頭堡,掩襲石趙腹心之地——癬疥之患,刹時就變成了親信大患,豈可不除?!

蘇峻被任命為“都督青州諸軍事”,就實際上而言,各郡戍守兵卒及府庫之糧,他全能夠變更,但實際上肯於不打扣頭服從的,估計也就樂安一郡罷了。其他各郡都有自家的小算盤,再加上太守多出高門,則誰把掖縣小土豪蘇峻放在眼中哪?蘇峻也不能硬搶,頂多上奏彈劾,打打扯皮官司,但有荀組在朝為諸守的背景,估計這官司打不贏,更能夠一向拖著,直到大事化小,小事化無。

軍隊屯紮不動,士卒體力耗損較少,天然對糧食的需求量能夠打個扣頭;而一旦遠出,乃至與敵接戰,這點兒糧食就完整不敷吃了。何況衛循還擔憂,我部下人數固然未幾,平常也須耗糧,總不成能全都供應你“東萊營”吧?

王貢、蘇峻、衛循三人說了一陣閒話,漸次提及時勢和軍事。

蘇峻答覆道:“最多四五千卒北渡——我會儘量遴選精銳——彆的,再可請馮龍‘複仇軍’亦同時北上策應。”

Tip:拒接垃圾,隻做精品。每一本書都經過挑選和稽覈。
X