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十三章、韋氏與辛氏[第2頁/共5頁]

裴該率兵經武功而入扶風國,蘇峻仍然率先進抵郿縣城下,但是這回等著他的倒是一棒鼓響,亂箭齊發。蘇峻促不及防,左膀中了一箭——幸虧入肉不深,被迫狼狽逃回,向上官謝風稟報。

歸副本身這回分開長安應當不會太久,隻定關中,間隔也不遠,遇有緩急,從速退歸去也還來得及。目下尚書省內不但獨一荀崧,且有李容、裴通,城守之事則拜托給了陸衍,實際上短期內不至於鬨出甚麼事兒來。

他此番領兵出征,本籌算留裴嶷在長安,為其掌控朝局,就如同昔日曹操在外而荀彧在內,今後劉裕在外而劉穆之在內普通——因為他不放心梁芬,也不以為荀崧能有獨任之力。但是陶侃守備馮翊等二郡,裴該身邊貧乏一名合格的幕僚長,目前除了裴嶷,無人能當此任,終究還是被迫把裴嶷帶在了軍中。

故此裴嶷才說,論起出身來,潁川辛氏,另有其本家隴西辛氏,都比梁氏要高格很多,若能通過梁緯之妻辛氏,跟這一家屬搭上乾係,強過空得一梁緯百倍——“前朝中有尚書郎辛賓,即隴西辛氏,可惜索綝之敗,他吃驚而夤夜流亡。吾嘗聽人言,其兄弟五人,在郡中有‘五龍一門,金友玉昆’之譽,若能通過辛氏聯絡之,或許對於文約將來上隴,會是很大的助力。”

韋泓點點頭:“竺氏兄弟,據聞向來友悌,且本唇亡齒寒之意,竺士偉亦不敢不來救濟。新平雖小,竺士偉卻素稱能戰,麾下多精銳,明公切不成粗心啊。”

入營以後,他便召來諸將吏,明白指出:“今有二策,一是先攻郿縣,使新平軍來無所依;二是圍而不打,先破新平的聲援。卿等覺得何者為上啊?”

甄隨狠狠瞪了謝風一眼,心說你哪邊兒的啊,同屬一個營頭,竟敢辯駁老爺的定見!當下一撇嘴:“或可不攻而下,或可望風而降,滿是或許——靠著或許如何兵戈?!”

裴嶷讀完手劄,遞還給裴該,說:“夫人所言,也有事理。梁端莊(梁緯)既是索綝之甥,若肯赦而用之,或可起令媛馬骨之效,使關中士人不再張望,而俱願景從於文約。”裴該笑道:“但不知何如人也,若似其弟般不堪,這馬骨不要也罷。”因而命令,喚李義入帳來扣問。

Tip:拒接垃圾,隻做精品。每一本書都經過挑選和稽覈。
X