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七章、進退之間[第5頁/共5頁]

為了朝廷考慮,剛賞的功要賞,該酬的勞要酬,但我也明白你們的顧慮,一怕變動舊製,激發朝野異言,二怕裴該名位、名譽繼增,權臣之勢就此安穩不拔——說不定下一步就要篡位咧!以是你們不敢給他封王、拜相,加九錫。但冇乾係啊,我們要的隻是朝廷的態度罷了,並非實授,隻要裴該極力推讓,莫非朝廷還能硬把王冠啥的按在他腦袋上不成麼?

因為前二者是有先例的,即便變動舊製,那也不是從司馬鄴為始——異姓封王有拓跋猗盧,即便這個封賞外族的王號含金量很低;丞相乃至相國,則已有多位,固然都是司馬家人,但並冇有明白規定,外姓不得拜相吧。

但即便隻差最後一步,倘若力不能及,那也隻可暫歇,不能冒險,不然一樣是身敗名裂的了局,比如說兩千年間,高低輝映,那倆姓袁的貨……

裴詵亦然,作為裴徽一係,他在家屬排位中要高過裴開、裴湛(裴徽為裴輯之兄),但卻不如裴軫、裴丕。倘若裴該為王,而裴開、裴軫、裴詵能夠各開一家公爵,難道大好啊?

“妾非愛財之人也,唯願夫君高貴,後代安康,於願已足。然君已晉位仆射,則仆射夫人,豈可無好頭麵?妾若荊釵布裙,與諸官夫人相見,難道有損夫君與荀氏的臉麵麼?妾索財帛,所為夫君也,非為本身也……”

Tip:拒接垃圾,隻做精品。每一本書都經過挑選和稽覈。
X