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二十一章、蘇峻問題[第3頁/共6頁]

誰想陶侃卻俄然間開口,問高和道:“蘇峻也未曾殺卿父母、奪卿妻兒,些小仇怨,何可與國度大事相提並論?還請高督三思。”隨即轉向裴該,拱手說道:“裴文冀所言是也,且使君不欲用那人乎?昔我不消其言,乃有杜曾複叛,則其氣度險狹可知也。但是其纔可用,故此陶某才薦於使君,隻是當儲之於內,而不當用之於外。今才用之於外,便欲自專,若相違逆,必定去也——使君亦請三思。”

——————————

以是手劄遞出的時候,蘇峻尚未答允南下,而王貢也還冇有前去廣固去見曹嶷。

王貢畢竟是士人出身,固然代謝風寫信,不成能駢四驪六,但文辭也頗顯高古,並且異化著很多的成語、典故,就甄隨那些半文盲,能夠瞧懂三成績算是天賦異秉了。

王貢擺手道:“將軍,豈不聞‘將在外,君命有所不受’乎?倘若先問都督,手劄來往,非止一日,蘇峻若見我等猶疑,倘若轉而投向曹嶷,又若那邊?為今之計,隻能請將軍先下定奪,若都督不允時,再做區處可也。”

徐瑋承諾歸去處蘇峻覆命,先籌議一下,再作定奪。隨即王貢就為謝風寫下文書,遣快馬通報至裴該大營——畢竟是纔剛憑藉,乃至還冇能通過考查期,他也不好過分專斷自為,蒙著頭不陳述,等事成了再說;再者說了,他王子賜也冇有這個權限啊,端莊謝風纔是這一起的主將哪。

謝風固然召見徐瑋,但他本人對於計謀方麵貧乏考量,以是特命王貢在旁幫手。王貢就代他向徐瑋問話,先詳細扣問了青州的環境,也包含曹嶷和蘇峻的氣力,然後問道:“徐先生,我為彆軍,止兩萬人耳,不知若與貴部夾攻曹嶷,有幾成勝算能夠霸占廣固啊?我聞廣固險塞,又內儲曹嶷多年積儲,糧秣不缺,恐不易遽下吧?”

“至於曹嶷,我當親往說其歸正,即不肯幡然改悟,亦必使其不敢南下——蘇令在東莞,可屯田積糧,緩緩規複,當無憂矣。”

抱愧,明天更晚了,來一大章吧。

蘇峻畢竟力弱,被曹嶷打得隻要抵擋之功,冇有還手之力,正想放棄舊有基業,敗逃去海邊,俄然聽聞徐州雄師北伐,因而急遣徐瑋間道來與謝風聯絡,但願能夠與徐州軍南北夾攻,共破曹嶷。

Tip:拒接垃圾,隻做精品。每一本書都經過挑選和稽覈。
X