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八章、小人哉![第5頁/共5頁]

不久後便有訊息分散開來,大司馬三辭,並且朝命也不再四頒。多數官僚都在心中長舒了一口氣,互謂:“大司馬公然曉得輕重啊。”但也有人說:“大司馬尚在芳華,若其年長,或者受也。”有人當即辯駁:“疇昔曹丕三讓之時,也不過年長大司馬三四歲……”然後當場就被人把嘴給堵上了……

“三辭”,又稱“三讓”,本是漢朝以來帝王繼位和重臣就任的謙讓之禮。

裴該在洛陽城內呆了半個月的時候,主如果跟梁芬、荀崧調和步調,並與祖逖細心研討下一步的軍事打算,同時,他還特地前去拜訪荀組,嘗試拉攏關東士人。半個月後,裴該陛辭,司馬鄴親身送出洛陽西門,目視裴該遠去。

歸正三千戶食邑是虛的,裴該一粒糧食都收不到;河東、平陽本就在其治下;至於幷州,還捏在羯賊手裡呢。如許的封賞,實話說太不配功了,但在裴該固辭丞相和九錫以後再出台,朝廷也不算丟臉。而裴該若連如許的犒賞都要推讓,則未免過分矯情啦。

“而臣本心,實欲大王急上尊號。司馬氏諸藩反叛,大失民氣,漢光文始能開基平陽,十年間即破洛陽,俘虜晉主。現在漢已顛覆,晉亦稍稍抖擻,倘若大王不急豎旗號,以召普天下惡晉之人,誠恐民氣又將向晉,不成不慮啊。”

平陽事發,旬月間情勢數變,就連近在關中的裴該都幾近措手不及,遑論遠在襄國的石勒,他一時候腦袋也幾近蒙掉了。

石勒聞言,沉吟不語,旋命程遐出去,然後暗裡慨歎道:“程子遠,小人哉!”

程遐以手指心,說:“臣之衷曲,莫非大王不知麼?即稱王之前,臣等便曾聯名上奏,恭請主公稱尊,實為大法律所阻,才暫取王號。疇昔劉聰尚在,平陽未曾易手,臣等便有此意,豈會因情勢遽改,而變動媒介呢?

Tip:拒接垃圾,隻做精品。每一本書都經過挑選和稽覈。
X