現在晉江縣裡的人早已風俗了異域麵孔的人在城裡穿行,乃至很多人都會說幾句簡樸的南詔話,坊市裡玉石店、蜀錦店比比皆是,很多堆棧、酒樓也拔地而起,本來暮氣沉沉的晉江縣好像脫胎換骨,早已看不出兩年前孱羸排外的模樣。
陳詞陳娘子,竟然能繡出雙麵異色繡了!
“啊?”主簿這纔回過神,倉猝應道,“部屬在。”
三萬戶以上為上州,五千戶以上為上縣,兩千戶以上為中縣。這還是建國初期的時候,晉江縣統計城內及四周村莊的人丁,上報朝廷後得瞭如許一個評定成果。上縣和中縣相差甚大,上縣能獲得更多朝廷照拂不說,連官府報酬也大為分歧。晉江縣是中縣,縣令為正七品上,但是上縣的縣令倒是從六品。同為縣令,中下縣和上縣的意義完整分歧,更受朝廷正視的望縣就不必說了。望縣的縣令是大家爭奪的肥差,但是蕭景鐸這個晉江縣縣令,卻被無數人思疑他是不是在長安裡獲咎了人。
最較著的表示就是晉江縣衙飛普通地富了起來,不過半年就攢夠了成本,將府衙表裡都補葺了一遍,措置政事的前衙氣度堂皇,住人的後院精美溫馨,再也看不出疇前老舊破敗的影子。
叮囑完這些瑣事,蕭景鐸就帶著帳本分開了。現在晉江縣方纔踏入正軌,恰是複興的緊急關頭,容不得涓滴草率。蕭景鐸欣喜於晉江縣成績的同時,內心也浮上莫名的擔憂。
“倒也是。”縣尉應道,他還要在說甚麼,俄然聽到門外的腳步聲,兩人趕緊站起來,雙手交疊深深拜下身去:“蕭縣令。”
因為雙麵異色繡,晉江縣的官辦繡坊名聲大噪,更多的商隊票據朝晉江縣拋來。蕭景鐸當機立斷,立即命令讓繡坊多繡山野花鳥,而不再出產快意蝙蝠等吉利圖案,這類平淡高雅的氣勢立即和成都府內的斑斕辨彆開,越來越多的人能一眼認出兩種繡品的辨彆,曉得晉江縣這個原產地的人也逐步多了起來。
鼓勵人丁是一縣長官的分內之事,主簿熟稔地應下:“是。”
“對啊。”主簿跟著感慨,“不過也是奇了,蕭縣令政績這麼好,我覺得過不了多久吏部就會發來調遣令,將蕭縣令升遷到其他處所,冇想到固然吏部年年表揚,但是蕭縣令的官職卻冇有變過。”說到這裡主簿抬高了聲音,道:“你說,是不是蕭縣令在都城裡獲咎了甚麼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