九座高台上人才濟濟,皆有十五人擺佈。那些小平台上人丁殘落,大多隻要一人,最多者也不超三人。構成了光鮮對比,強弱無需言表。
肖逸感到很多,不由想道:“諸子百家涉略各行各業,儒道名墨等家,不過占了學問高的上風,超出於百家之上,為人類指引方向,實在真正鞭策汗青車輪進步的,還是這些名聲不顯的世俗流派。”
辰時剛至,忽聞鐘聲響起。肖逸驚覺,這才發明廣場西側臨空掛著一隻巨鐘。
來到台上,但見下方黑壓壓一片,滿是人頭,比之昨日又多一倍不止。
那巨鐘足有三丈高矮,撞鐘錘粗大非常。此時,兩名和尚合抱撞鐘,亦覺吃力。
眾生沐浴在佛光當中,無不心神震驚,產生一種滿天神佛之感,畏敬之情頓如決堤江水,刹時滿盈全部心靈。
眾羅漢單掌持佛,低眉垂目,寶相寂靜,神態莊嚴,在此起彼伏的鐘聲和誦經聲中,麵上垂垂披收回金色佛光。
離會場另有三條街時,火線已然被百姓圍得潑水難進,轉動不得。不過,高空之上有氤氳氣雲映照著會場全貌,百姓不管身在那邊,皆能看到論道之景。人眾雖多,還不至於為了爭搶位置而產生不測。
誦偈聲剛落,四周便響起陣陣梵音。
天氣已然昏沉,祭台那邊不時傳來陰氣撞擊封印的霹雷之聲,陣容駭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