頃刻間,不管豫州本地的百姓,還是來自彆州向來不信佛的百姓,皆雙手合十,低聲禱告,以求心安神靜。
肖逸看著麵前弘大之景,隻感覺胸內有一股熱氣憋著好生難受,直想放聲高呼,心下直讚歎道:“若在萬年前,百家鼎盛之時,又該是如何的場景?”
大會尚未開端,肖逸腦海中已思路飛轉,各種道論閃現。他見農家台子仍舊空著,心道:“薑大哥公然說到做到,將來參會。”想起臨彆前薑百葉之言,思考半晌,暗自點頭道:“各派取向分歧,以農家而言,農家並不善於以文論道,插手這大會心義並不大。天下百姓,離不開五穀。有五穀,即有農家。這話的確冇錯!”
但饒是如此,還是難擋百姓求道之熱忱。
來到台上,但見下方黑壓壓一片,滿是人頭,比之昨日又多一倍不止。
斯須,那小說家萬家言搖著羽扇,姍姍來遲。他環顧四周,見了彆家旌旗,嗬嗬一笑,並偶然仿照,徑直往台中一坐,麵露淺笑,神采安然,擺出一副作壁上觀之態。
縱觀彩旗以後的人群,大多作百姓打扮,身型各彆,胖瘦不均,高矮不等,半數帶有世俗之氣,皆非養尊處優的學問之人,其氣質邊幅天然冇法與九大門派比擬。
跟著了空大師這一番收場,六十年一屆的百家論道大會終究拉開了序幕。(未完待續。)
其彆人有學有樣,也紛繁取出旌旗來,自行插上。事前冇有籌辦的,也取出一塊布,書上名號,臨時做出一麵旌旗來。
那呂為道和吳淩子見狀,又覺兩膝痠軟,不能本身。所幸,前兩日,還用不著他們上場。
伴跟著鐘聲,了空大師朗聲高吟道:“聞鐘聲,煩惱輕;聰明長,菩提生;離天國,出火坑;願成佛,度眾生。”
諸子百家的弟子雖不便持佛,但也細心聆聽佛聲,垂垂沉寂下來。
眾羅漢單掌持佛,低眉垂目,寶相寂靜,神態莊嚴,在此起彼伏的鐘聲和誦經聲中,麵上垂垂披收回金色佛光。
鐘聲響了一百零八下方止。鐘聲停歇後好久,會場仍沉寂一片。此時,彷彿任何一點喧鬨之聲,都將輕瀆內心的那片淨地。
肖逸見狀,微微一笑,愈發佩服起此人來。
半晌以後,了空大師先誦了一句“阿彌陀佛”,而後朗聲道:“泱泱中華,浩大九州;萬年史河,源遠流長。六十年一甲子,五百年一循環。本屆百家論道大會,輪到佛家主持。老衲佛家了空,忝列主持之位。望各位遠道而來的朋友們,能拋開諸家之彆,幫手老衲共同完成此次百家論道大會,使我百家文明能百尺竿頭更進一步,也使我中漢文明得以永續傳承。”