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一百九十八章 兵法對2[第1頁/共3頁]

束文正道:“武林當中的確是高人輩出,不過,我這點微末伎倆,不敷一提。武學不過是一技之長,此技藝再精美也不過是匹夫之勇,怎可抵擋千軍萬馬。”

束文正神采立時慎重起來,暗忖:“故意向南”便是要南侵了,這終究要說到閒事上了,一臉慼慼,卻不得不問道:“大汗但是要我領兵南伐?或是獻上破敵之良策?”

忽必烈道:“不錯,就叫做老頑童。傳聞此人在玄門中的輩分極高,連昔年奔赴漠北覲見我先祖成吉思汗的那位丘處機,都是他的師侄。”老頑童乃是全真教創教教主王重陽的師弟,輩分天然是極高的。

張君寶如陷冰窟,想大宋的天子昏庸無能,任由奸臣當道。賈似道推行“籌演算法”殘害無數忠良。本覺得束文正北上隻不過為了出亡,但是,瞧此麵遠景象束文正如果故意投奔蒙古,那麼大宋危矣。

束文正道:“恕我直言,三年之前襄陽一戰之時,那位老頑童前輩尚且著力互助。數月之前,我亦聽聞那位老前輩還在江北呈現過。此人本性爛漫、白髮童顏,傳聞武功涓滴不減當年,若說春秋,恐怕早已過了百歲期頤之年,現在花甲重開也說不準。”期頤之年乃是百歲之人,花甲重開便是一百二十歲。

忽必烈和束文正把酒言歡,酒過三巡,忽必烈道:“我與將軍一見仍舊,不但僅是因為將軍是大將之材,還因為將軍身懷絕技。中原的儒、釋、道、醫固然仰之彌高,但武學一道更是高深莫測,心神馳之。”

忽必烈道:“本日乘著酒興,便多言了些,將軍不必放在心上。我也是在數月之前獲得了一件事情,纔有此一問。我是故意向南,可宋人將我拒之千裡啊。

忽必烈哈哈大笑,說道:“你們漢人講究忠、信、禮、義,如果你纔來江北之地出亡,我就逼迫你領兵南下,那不是‘落井下石’了麼?到時候迫得將軍落下一個背信棄義的罵名,這豈是肝膽相照的朋友所能做的事情啊?以是,將軍固然在這裡住著,我毫不逼迫將軍與江南手足兵戈相向。而後瀘州十五郡免稅三年,以後賦稅減半,並且免除兵役。瀘州百姓如故意歸宋者,毫不禁止。”

束文正道:“大汗所主持佛道辯論大會,天下皆知。佛道之爭,大汗不偏不黨,一視同仁。如此天下為公,甚得民氣。”

“三個甲子。”這話張君寶聽在耳裡也是一驚。三個甲子便是一百八十歲,泰初未有,聞所未聞。張君寶也僅僅是聽李嵬名提及乾坤大法之時,纔有此一念。“人生七十古來稀”,世人尚且冇豐年紀過百的動機,豈能有三個甲子之說?莫非忽必烈也曉得昔年西夏國獻上的那部傳聞能增壽三個甲子的奇書?想來便是如此。忽必烈貴為蒙古的大汗,豈有不知之理?

Tip:拒接垃圾,隻做精品。每一本書都經過挑選和稽覈。
X