嚴夢蘭早掃見宛娘,先給母親請了安,又見了慈恩師太,安氏夫人指著宛娘道:“她是秋娘,今後教你針線活計的,要好生跟她學,莫調皮。”

嚴夢蘭眨眨眼道:“這個姐姐女兒瞧著有些麵善,倒像那裡見過普通。”安氏夫人道:“這恰是緣分,娘瞧著也是。”

正難堪間,得了美意人指導,來了這雙井街上的連福寺裡安身,這蓮福寺乃是一處比丘尼道場,寺廟不大,隻前後兩個院子,側麵挎著兩個小院,尼姑也少,因臨著刺史府,香火卻也過得去。

宛娘便把秋孃的出身說了一遍,安氏點頭歎道:“倒是個守貞孝敬的女子。”目光落在她腳上,隻見裙下一雙小腳生的真巧,腳上的鞋雖是粗布,卻瞧得出陣腳精密,便悄悄點頭:“如此,你明兒過了晌午就來吧!我那丫頭慣常歇午覺,你也不消太早,未時過來便可,你儘管在她房裡教她做一個時候針線,旁的事不消你理睬,如有事讓安嬤嬤來回 ,若用甚麼?也知會安嬤嬤便是了。”

慈恩師太誦了聲阿彌陀佛,跟著管事婆子走了出來,早有丫頭挑起外間簾子,見過禮,慈恩師太道:“這是秋娘。”宛娘微微斂衽一福:“秋娘給夫人存候。”這嚴刺史的夫人安氏,孃家也是都城勳貴,故此很有些見地,見慈恩引見的這個婦人甚為年青,瞧年紀不過十*高低,身上衣裳雖陳舊,倒也潔淨,這也不希奇,希奇的是她這做派舉止,竟不想個貧家婦人,一行一動都很有章法,且生的模樣周正,雖稱不得姿色過人,卻也細皮嫩肉眉眼腐敗,且瞧著有幾分麵善,便已和了心機,問道:“你是那裡人?家裡另有甚麼人冇有?怎的到了揚州來?”

宛娘這才收了,跟著安嬤嬤去前頭安氏屋裡謝賞,從角門剛走到窗下,忽聽裡頭仿似有男聲說話兒,入的宛娘耳裡,怎就如此耳熟呢,仿似那裡聽過普通。

宛娘跟慈恩師太回了蓮福寺,慈恩師太還道:“這位安氏夫人最是個積善之人,你去了她府裡倒比旁處安妥。”

宛娘見足有一兩之多,忙道:“趕是給錯了,說好五錢的,況我隻教做針線,五錢銀子已是很多。”安嬤嬤笑道道:“怪道我們家夫人總誇你的好,隻這不貪財便是旁人學不來的,你莫推了,我們家夫人說,自打你教了我們女人針線,前兒給夫人做了雙睡覺穿的鞋,陣腳兒款式都好呢,我們夫人喜好的甚麼似的,當即便要賞你,隻被旁事岔開了,今兒發份例銀子,才又想起來,便說給你一兩,拿著吧,是你該得的。”

Tip:拒接垃圾,隻做精品。每一本書都經過挑選和稽覈。
X