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二日,慈恩便帶著宛娘去了刺史嚴府,這刺史府跟蓮福寺隻隔著一條街巷,從蓮福寺前麵出去,穿過一條小衚衕便是嚴府側門,早有人迎在門首,引著兩人進了府裡。

宛娘出來才明白,這世道裡,一個婦人想餬口有多難,不能拋頭露麵的出去找事情,更不能上街兜賣貨色做買賣,力量冇有,本錢冇有,身材嬌弱,還生了一雙走不快的小腳,真真冇個活路了,即便她是穿越的無能甚麼,如何才氣尋個安妥的生存,便是在這繁花鼎盛的揚州城裡,也實在難住了她。

主持師太法號慈恩,修習佛法,積善性善便特辟了側麵一個院子來收留她們如許衣食無著的婦人,管待三餐齋飯,隻幫著做些閒活計便了。宛娘跟老陳氏無處容身,便暫在這蓮福寺裡住下了,好歹不至於流落街頭。

宛娘略打量四周,果清算的劃一,比起青州府梅鶴鳴的莊子,還更顯精美美好,穿廊過廡進了二門粉壁到了裡頭院裡,隻見迴廊四合,院中植了兩株垂絲海棠,柔蔓頂風,垂英鳧鳧,風韻憐人,廊下立著一溜丫頭婆子,衣裳麵子,很有端方。

嚴夢蘭眨眨眼道:“這個姐姐女兒瞧著有些麵善,倒像那裡見過普通。”安氏夫人道:“這恰是緣分,娘瞧著也是。”

安氏夫人笑道:“可真是不由唸叨,這說著說著就到了。”簾子打起出去個十來歲的小女人,生的極好,穿戴海棠紅的衫兒,月白綾子裙兒,裙角一圈織金邊兒,胸前戴著個光燦燦明晃晃的赤金瓔珞,年紀雖不大,行動卻落落風雅,真正一個養在深閨的令媛蜜斯。

見宛娘躊躇,忙道:“你莫擔憂,我雖上了些年紀,腿腳倒還健朗,反正去走一遭,若賣不出,也隻當瞧瞧揚州的風土情麵了。”

宛娘這才應了,想著明兒先嚐嘗,便讓老陳氏去街上買了些紗過來,娘兩個堆了一宿,至次日雞鳴方睡下。

因老陳氏的親戚在揚州城,宛娘跟老陳氏便從揚州渡口登岸,尋到揚州城裡,才得知,老陳氏要投的親戚,客歲已搬去旁處安身,揚州城的屋子也變賣了,去到那裡,也無人曉得。

宛娘一聽,內心暗喜,不管如何,銀子需先賺來的,這個活計倒正剛好,況一月裡五錢銀子,兩個月便是一兩,有了銀錢先尋個臨街的屋子吝下,今後或開個針線鋪子,或紮花,裁衣裳都成,有老陳氏在前頭看顧店麵,也不消本身拋頭露麵去街上兜售,便是賺不得大錢,溫飽衣食想來不難。

Tip:拒接垃圾,隻做精品。每一本書都經過挑選和稽覈。
X