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220章 物以稀為貴[第1頁/共4頁]

駱誌遠再次沉默了下去。

駱誌遠笑了,“這就對了,老馮,腦筋要開闊一下,矯捷一點,不能這麼生硬。有的時候,貿易手腕還是要用一些的,不然,我們就會被其他企業合作淘汰喲。市場經濟,適者儲存,優勝劣汰,這但是無情的鐵律。”

“駱總,要不然開一個專家和消耗者的論證會,遍及收羅一下定見?”馮國梁摸索著道。

衛經緯漲紅了臉:“爸,我哪有花天酒地啊,我來往的都是對我們家買賣有幫忙的人,也是為了廣交人脈。”

很多企業老闆都感覺,康橋個人這個年青的總經理和掌舵者,來勢洶洶,氣勢奪人。一個項目接著一個項目標接連上馬,讓人瞠目結舌。

在馮國梁看來,1898不但高,應當算是很高了。出產一輛電動車的綜合本錢目前在900元擺佈,加上公司利潤和各種無形無形的支出(包含專利技術的有償利用),訂價1500還是無益可圖的――可駱誌遠卻恰好獅子大開口,一口報出了1898的高價!

“覺得弄一個所謂的電動車出來就能財路廣進了?即無知又笨拙!”

這類思路不能說是錯的,普通人都會做出如許的決定。但題目的關頭在於,駱誌遠不是普通人,他向來都是不按常理出牌。

“特彆是收買自行車廠,彆人看起來,康橋公司吃了大虧,但實際上,他們不但一點虧都冇有吃,反而是賺了大便宜。債務延期了償,市裡調和銀行低息存款,駱誌遠這就相稱因而一分錢不花就完成了收買。”

的確,從一開端,康橋電動車就應當走佳構和高階的線路,不能淪為便宜的地攤貨。

要曉得,市裡的項目辦就設在市建委,市建委冇有來由不照顧本身的部屬企業。

駱誌弘遠白馮國梁的話,假定電動車的訂價是1898,但在對外鼓吹上,要比這個代價高出一塊,然後打著新品上市貶價大酬賓的燈號,吸引消耗者。這類近似的手腕,常常被商家利用,實在已經不奇怪了。

出產一輛車可得利潤900元擺佈,公司好處最大化,這當然是一件功德。但題目是市場能夠會接受不了、不承認,一旦到了阿誰時候,電動車公司就進退維穀,麵對著剛建立就要關門大吉的龐大風險。

馮國梁和易綱吃了一驚,馮國梁躊躇著低低道:“駱總,1898――這個代價是不是太高了一些?如果市場接受不了,我們的產品很輕易滯銷啊。頭三腳難踢,我們是新產品上市,必必要考慮潛伏的市場風險和老百姓的接受才氣啊。”

Tip:拒接垃圾,隻做精品。每一本書都經過挑選和稽覈。
X