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七百四十五章 易言請罪[第1頁/共4頁]

我們大漢這麼天子陛下,還真是……獎懲清楚啊!

不知是劉徹忙中出錯忽視了,還是到得二十一世紀已經被采掘的差未幾了,後代的地理圖冊冇特彆標註清楚,總之大漢版的美洲山川圖誌中冇標註這處大金礦。

顛末數年量產,通過擴大出產範圍和改進工藝,造艦本錢已大幅降落,尤是小型鐵甲艦,太尉府已將購艦金額壓到了每艘九百金,各處船廠還是有不小的賺頭。

諸多漢商亦呼應了北海海軍征募,遣船隊跟從海兵艦群返航,幫手漢軍構築沿途補給點,賺點小錢錢,順帶藉機熟諳航道,為將來早做籌算。

殖民令秩六百石,與易言本來的戈船將軍自是冇法比,然他剛纔已請辭軍職獲準,再就任殖民令等若馬上重新啟用,倒是從武將轉任文臣,雖說官秩降了,但還封了關內候,如果非要計算,約莫就是不賠不賺的局麵,算是功過相抵。

多年來,北海海軍在三大瀕海海軍中軍功最著,故易言本是機遇最大的,若與驃騎將軍並秩,就已位同三公,將來更能夠接任太尉啊。

易言還是跪伏在地,久久不起。

九艘小型鐵甲艦的喪失,雖高愈萬金,但北海海軍作為三大瀕海海軍之一,每歲從身毒的鴉片貿易中也能分潤到很多充做軍費,萬金還是賠得起的。

“朕向來獎懲清楚,對軍中將士更是如此,你既已去官離職,也算自請重懲了,然你此番立下的功績,朕若不賞,豈不教將士寒心?”

然若距阿拉斯加半島不遠就有大金礦,那就另當彆論了。

美洲較為有效的植物,劉徹早已繪成圖冊,還附上描述和移栽要求,命太常府文教司大量刊印出售。

到達阿拉斯加半島後,大多漢商船隊都停駐下來登岸查探,更有很多船隊在長久補給後就返航了,畢竟是民用船舶和海員,遠航萬裡熟諳航道已是極限,有力也偶然持續跟從海兵艦隊駛往更悠遠的未知海疆摸索。

易言張了張嘴,倒是欲言又止,畢竟冇再多說,將身子伏得更低,重重頓首。

長安,宣室殿。

劉徹身為帝皇,更故意建立遠洋海軍,毫不成能為此事降罪易言,不然今後海軍將領們誰還甘心冒險領兵遠航?

群臣儘皆嘩然,竟發明瞭金礦?

滿殿群臣皆是奪目人,剛纔又聽易言報告了遠航過程,就曉得發明這金礦的地點離那阿拉斯加半島不遠,且航道已經斥地出來了,不然易言有臉返航向陛下覆命?

Tip:拒接垃圾,隻做精品。每一本書都經過挑選和稽覈。
X