殺人劫貨輕易,然如有膽小包天的賊人想要盜取這些票據,到少府錢莊停止換兌詐領,無疑是在自尋死路。
特彆在安眠帝國篡奪了美索不達米亞平原後,已然稱霸中西亞,使得千餘年的百戰之地迎來了可貴的戰役期,且安眠深受希臘的影響,與希臘和中原等傳承長遠的文明種族般,訂立的法典極其鬆散完美,其臣民向來曉得要謹守法度,起碼在漢商眼裡,安眠帝國的經商環境是信奉婆羅門教的巽加王朝拍馬都趕不上的。
成者為王,敗者為寇,說得就是這事理,錦上添花的人很多,落井下石的人則更多。
昔年漢帝劉啟未與群臣商討,便暗中佈局,悍然出兵燕北及河朔,這無疑亦是場驚天賭局,如果輸了,且朝廷直屬的軍伍傷亡慘痛,則剛顛末吳楚七國之亂的大漢,隻怕又要呈現舉兵造反的中原諸侯王了。
竇氏外戚,家主竇浚乃是大漢太上皇的親孃舅,大漢天子的舅叔祖。
若大漢百姓瞧著胡商不紮眼,當街就老拳相向,將人打死打殘,那漢律難道成了安排,社會民風好得了麼?
這些票據皆有特彆的編號和印戳,且換兌後要造冊備查,每月皆將冊簿送回漢都長安。
經商之事,人脈是關頭,尤是到人生地不熟的外邦經商,冇有本地豪強的支撐,不敢說寸步難行,但絕對是事倍功半的。
與人便利,便是與己便利,現下自家兒子出使大漢,可不就整好有人脈可用麼?
大漢臣民鄙夷化外蠻夷是一回事,須得謹守律法又是另一回事,除非是自家府中的外族仆從,不然任何人皆不得隨便行凶傷人,這是原則題目。
安眠帝國非但是清河百貨極其首要的貨源,亦是能販售漢貨攫取暴利之地,很多大漢行商得空亦有力在外邦購置鋪麵,將漢貨轉售給胡商又會被賺取钜額差價,清河百貨恰是看準其間商機,跟在少府錢莊背麵在安眠各地購置了鋪麵,幫著大漢行商“代售”貨色。
大漢立朝至今,皆行重農抑商的國策,權貴多以商賈為賤業,商賈的政治職位不高,而世家大族出麵打理族業和經商的,也多是些旁支後輩或信得過的家老,故以他們的身份,想要搭上巴勒弗家屬,還得請背後的主家出麵的。
跟著漢廷不竭加快對外互市的法度,使得漢人的眼界大為開闊,尤是悠關本身好處的貴爵權貴,對諸多外邦的海內幕勢皆多有所著意刺探,故對安眠帝國的巴勒弗家屬絕非毫無所知,乃至是知之甚詳的。