太宗篇45 再起奪嫡[第5頁/共6頁]

聽趙匡義這麼說,劉文渙麵上的桀驁之色消去很多,埋頭沉吟,但始終不得開解,終因而昂首直視趙匡義道:“叔祖究竟想說甚麼!如果慕容氏與朝臣不滿,他們終將不滿,若說陛下有定見,南征議功已定,我也晉爵郡王,何慮之有?”

與此同時,對於安南之戰的功臣評定,政事堂也奉詔展開。不管朝中對產生在南邊的這場戰役有多少的爭議,那麼多的捐軀,將士的功績是不能扼殺的。上層的計謀決策題目上頭處理,該表示的,該給的報酬一點不能少。

實事求是地講,眼下的趙匡義,權力慾望已經不如當初那般激烈了,在朝中,他除了實施人臣之責,修身為政以外,統統的心血與希冀,都放在劉文渙身上了,隻為能夠扶劉文渙上位,如此也算功成名就,死也得其所。

莫名地,趙匡義俄然想起來了趙德昭,在攙扶趙妃母子的事情上,他都冇有本身主動。固然,現在趙氏當家做主的,乃是他趙匡義,但趙德昭與趙妃,但是親兄妹啊。現在想來,趙德昭這個大侄子,彷彿看得比本身還通透.

(本章完)

而在受賞以後不久,寇準便從他的視角,將見地的半島戰役環境加以總結,向天子劉暘上了一道奏疏,萬字長文。

劉文渙的表情明顯不錯,便是冇有放浪形骸,麵上的東風對勁卻如何也禁止不住。

可貴見皇後如此沉著地闡發奪嫡之事,慕容德豐聽了,想了想,也儘量平和地說道:“時移世易,現在情勢分歧了。對於太子繼嗣之事,陛下自有考量,現在,隻怕仍在察看。但是,臣鬚生常談,還是以為,隻要皇後與三皇子不出錯,陛下就不成能棄嫡立庶。

長此以往,國本不定,且不說我母子二人如何如何,就是於大漢江山社稷,又有何好處?”

當然,如果僅是勸止戈罷戰、療攝生息,那這類鬚生常談,實在很難帶給人欣喜感,何況,統統的戰役都有一個大前提,那就是朝廷的嚴肅不容輕瀆,帝國的國土不容侵犯。

不過,見著趙匡義,立即規複了嚴厲,恭敬地施禮,喚了聲叔祖。對於趙匡義這個叔祖,劉文渙可比他娘要尊敬很多,他更清楚趙匡義能給他帶來的幫忙有多大,而不像趙妃普通,時而還要矜持一二,糾結一些莫名其妙的“流派之見”。

Tip:拒接垃圾,隻做精品。每一本書都經過挑選和稽覈。
X