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73章 西北隱患[第2頁/共3頁]

“那些南邊的官吏,在李氏的統治下,舒暢久了,入漢以後,多受管束,讀其詩詞,天然心中戚然。不過,他們眼淚掉得再多,哭聲再大,還能回到疇前嗎?”劉天子言語中,透暴露了少量的不屑,對於那些“遺老遺少”的不屑。

這些年,李煜在東京,享用著貴族的報酬,爵祿何嘗完善,官吏少有欺負,但是亡國之君的滋味畢竟是不好受的。再加上,李煜是文人,還是才華很高的文人,矯情且多愁善感,不像劉鋹那般冇臉冇皮,安樂其間。

“陛下賢明!”

發落了一乾人等,劉天子的表情彷彿也好轉了很多,那些本就很少閃現在他身上的負麵情感也消逝無蹤。

有一說一,這些文臣,治國或許詬病甚多,但乾文明奇蹟,確切合適,也給大漢注入了一股新的文明力量。這些年,也確切有很多服從,現在,在汲國公薛居正的帶領下,集采群書,編著一本百科性子的類書。

“你這裡,有冇有甚麼新奇的動靜?”劉天子又獵奇地問張德鈞。

薛汲公覺得,這是徐鉉等人,記念故國,曲解究竟,嬌飾李氏,而陋劣朝廷,其心不純。薛公要改正,列李氏罪條,徐鉉不肯,因此爭論。”

“官家,此處樓高風冷,有傷聖體,還請您下樓回殿吧!”服侍在天子身邊的,乃是宮中的大寺人張德鈞。

安審琦此舉,當然是犯諱諱的事情,普通的臣下,豈能用宦人服侍,哪怕他是事出有“因”。劉天子又笑了笑,說道:“他日到襄陽王府上賞玩一番......”

仲冬將至,東都城已覆蓋在一片徹寒當中,淒風苦雨滿盈,彷彿在奉告人們,這個夏季,並不好過。宮廷以內,大家都換上的冬衣暖服,本就天冷,再加持續不竭的雨水,更添幾分寒氣。

“聽聞集賢殿那邊,那徐鉉同薛公吵起來了?”提及那些南臣,劉天子俄然饒有興趣地問道。

“官家春秋鼎盛,身強體健,是小的妄言了!”張德鈞又改口道。

“跟隨官家,刀山火海,亦無所懼,而況此風寒?小的隻是擔憂官家的身材!”張德鈞當即道。

開封紫雲樓,並非盛唐時長安曲江之畔的紫雲樓,大漢也冇有曲江大會,隻是同名罷了。論樓閣之豪華大氣,自不能與史載比擬,不過很高,登臨樓閣,視野開闊,幾可一覽全部皇城麵孔,乃至可窺東都城內幕狀。

Tip:拒接垃圾,隻做精品。每一本書都經過挑選和稽覈。
X