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勿憂?戰事腐敗至此,朕豈能不憂?”孟昶滿臉慍怒:“鳳州敗北之前,你不是也說關強道阻嗎?成果如何,六七萬兵馬,竟為漢軍全殲!劍閣雖險,你能向朕包管,擋住漢軍嗎?興元府莫非就不管了嗎?”
“是!”天子都這麼說了,一乾蜀臣,天然地兜著,齊聲應道。
遣使北上,縛李廷珪來京問罪!”
聽王昭遠這麼說,孟昶情感也跟著起來了,忍不住揮動了動手,厲色道:“兩年前東河村之戰,其雖敗,還知奮勇殺敵。朕姑念其虔誠,不減輕懲,還與其戴罪建功的機遇。
“如何安寧軍心?”孟昶問。
李昊話還冇說完,便被王昭遠打斷:“好笑!李廷珪為雄師主帥,作戰不力,儘喪我蜀中精銳,李相竟然替他擺脫,是何用心?莫非表裡勾搭,收了他好處?”
麵對天子的詰問,一向主理軍政的王昭遠終究站了出來,拱手道:“陛下勿憂,臣已變更兵馬,戍守劍門、葭萌,以其險要,足可將漢軍擋在關外!”
“能夠頂住漢軍的打擊?”沉吟很久,孟昶盯著王昭遠問。
老臉微微有些掛不住,略作躊躇,拱手道:“陛下,秦鳳一戰,可見漢軍之強。此番,北漢已奪回四州,不若服從南平王的建議,遣使與北漢罷兵媾和!”
冇錯,得知秦鳳戰事的成果後,大漢朝的“忠厚”小弟,南平王高保融主動修書一封,派人發來成都,建議孟昶向北漢稱臣進貢,以保安然。
“新兵之事,當從速動手停止!”孟昶立即表態。
“陛下,我朝雖蒙受重創,但秘聞猶在,還可與北漢奮力相抗!隻要擊退漢軍,陛下纔可真正保得承平!”王昭遠慎重地向孟昶道。
孟昶不說話,王昭遠則嘲笑了兩聲,說:“戰事生長到現在,如何能等閒罷休?以漢帝的霸道與貪婪,我朝要支出多大的代價,北漢纔會罷兵?即便卑躬屈膝,求得停戰戰役,又能苟全多久?”
政殿當中已然架起了暖爐,以供驅寒,蜀主孟昶夙來是忌熱畏寒。殿內氛圍一片嚴峻,壓抑,幾名軍政大臣都埋著頭,沉默不語。包含常日裡,老是意氣風發,指導江山,滾滾不斷的樞密使王昭遠。
王昭遠雙目當中暴露少量冷冽的色采,道:“陛下以國中精銳付李廷珪,然其連戰連敗,喪師辱國,當執之問罪,以正軍法,以定民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