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145章 蜀中之弊[第3頁/共4頁]

趙普去成都後,回朝的郭侗,接任崇政殿學士承旨,賣力殿內公事。去歲,安排了一次關中蜀俘的遷徙實邊,完成得不錯,回朝以後,在劉承祐這邊職位較著拔高很多。

聽其陳述,劉承祐掃了一圈眾臣,安靜地問道:“環境,諸卿都有所體味了,如何應對蜀中亂事,可儘抒己見!”

十數萬雄師,據險關,修兵甲,都為我軍一舉而破所擒,戔戔亂眾,難稱軍隊,朝廷反而需求顧忌?”

柴榮說:“此番兵變,以蜀中貴族、豪強為主,裹挾愚笨無知的川民,再輔以一部分二心的降卒,趁隙某亂。向訓奏報,他將安定川東與川北,招安川南,保障收支之交通。同時,對降卒加以鑒彆節製,以誇獎賦稅、地盤,安撫其心,收為己用,不然,既生此亂,以分駐的入蜀雄師,難以兼保全境。

範質的神采略顯龐大,有種心累的感受,他早就勸過劉承祐,不要過分急進,不然必定生亂,但是不聽。現在果生其亂,但是,範質這內心,倒也冇有一絲一毫的高興。

聽其言,此前一向冇有對此事頒發過定見的宰臣薛居正,沉聲道:“範公此言,鄙人不敢苟同!”

不過,跟著軍情急來,為這波大勝,蒙上了一層暗影。

蜀民之苦,僅在孟蜀的政策上。遵循範質的設法,本能夠等閒地接管蜀中政權,而後按照其弊,改進弊政,和緩衝突,則可在短時候內安寧川蜀。屆時,用不了半年,川蜀便可成為朝廷又一大財稅重地。

“範卿的顧慮,朕曉得!”範質剛起個話頭,劉承祐便明白他的意義了,可貴有些失禮地打斷他,說道:“朕隻要一個態度,對於兵變之輩,毫不容讓步,唯有剿除。事已至此,朝廷如有任何軟弱,豈不讓逆賊更加放肆,朝廷此後,如何治蜀?

“另有!”劉承祐偏頭瞧向柴榮,叮嚀道:“製令在蜀諸軍將帥,嚴厲軍紀,不要健忘了大漢的軍法!說話無妨峻厲些,前事非論,但再有以身試法者,毫不容誅!”

劍州有千餘蜀卒,率先謀叛,霸占劍門,為鎮守劍閣的韓繼勳率軍光複。梓州、閬州等地,亦是如此,以本地土豪、豪強為主,打著興複孟蜀、擯除王師的燈號,爭相背叛。

劉承祐這是相稱於正式出台針對蜀中權貴、地主的打擊政策了,直接擺到檯麵上來,正大光亮地停止。

等退出崇政殿,範質神情凝沉,重重地歎了口氣:“都到現在這個境地了,陛下為何還要一意孤行,以如此倔強狠惡的辦法,蜀中為亂者,必定頑抗到底,苛虐必久啊!”

Tip:拒接垃圾,隻做精品。每一本書都經過挑選和稽覈。
X