聽劉承祐俄然來這麼一句,李少遊略微呆了一下,然後敏捷地反應過來:“你是說,操縱姑母——”
等李氏退下後,劉知遠竟然不自發地鬆了口氣。搖了點頭,歎了口氣。經皇後這麼一番逼迫,他倒也不消糾結了,究竟上,從貳內心底,對讓劉承祐出鎮一方,也是有所躊躇的。
“成德節度!按楊邠的說法,幽燕戰起,正可順勢派你北上,與你用武之地,闡揚你的才氣。”
現在,楊邠拋出這個計劃,再聯絡到朝堂上的局麵,必然程度上,確是蠻合劉知遠情意的。
至於劉承祐的冊封加官,則更像是一種安撫,在他本來的中書令、樞密副使根本上,加個都城巡檢。但是,都城巡檢又不是個普通的職位。
劉承祐的腦筋很復甦,故讓他去東京而就方鎮,他是毫不會就範的。人在東京,劉承祐便心安,局勢若生長到不成挽回的地步,他還可借在禁軍中的背工行事。如果被架空出去了,那局勢可就完整離開他的料想和掌控了。
鳳目四下掃了一圈,李氏還是阿誰賢惠明理的皇後,後退一步,拜彆:“官家忙於政務,妾身不便多擾,這便先行辭職。”
倒是劉承訓這大哥,在麵對劉承祐時,有點不美意義。
“甚麼事!”李少遊聲音大了些:“你都要被外放出鎮了!”
但是,當劉承祐這個異數來臨以後,一樣的封賜,卻冇有“定局”之效。相較於其彆人不一而足的反應,作為正主,劉承祐表示得很安閒,接詔、謝恩,彷彿冇有遭到任何影響。不過公開裡,倒對劉知遠的決定做了一番點評,不敷判定,猶躊躇豫,終會敗露。
宮城中,劉知遠站在一張輿圖前,望著直入迷。關中、河東、中原、河北,名義上歸屬於他的大漢王朝的地盤,實在不算小,還都是帝業所興之地。可惜,諦視著佈於其間的大小州鎮,劉知遠心中騰生起掃平統統、權歸中心的野望與打動。估計自梁以來,每個天子,非論昏庸還是賢明,都有此心。
在不久之前,調度好海內,穩定權位以後,趁著秋高馬肥,遼主耶律阮征集諸部兵馬,揮軍南下,劍指幽燕。大兵十數萬,直趨薊城。
“陛下莫非還欲瞞騙於我嗎?”李氏詰責道:“聽聞你要將二郎發配出京,莫非要二郎遠赴北方後,才奉告我這個母親嗎?”