王樸與李昉隨駕,也是不測埠看著劉承祐,天子雖偶有“名詞佳句”,但老是簡短不全。此時聽其吟誦,倒是一派平俗詩頭,並且,戛但是止。
“李昉!”劉承祐彷彿成心岔開話題,問道:“聽聞你在寫南征記事?”
“王卿覺得,何人可領淮南軍政之事?”劉承祐順口問道。
此番,隨駕保護的,是兩百奉宸營衛,跋山渡水這類事情,對他們而言,是很輕鬆的事情。
王樸較著有過考慮的模樣,聞問,幾近不加思考,安閒敘來:“以臣之見,統統當以安定安撫淮南民氣為主。此次征淮,用時雖則不長,但對淮南州縣的粉碎,可謂龐大,特彆是壽、泗、楚、廬四州。
陛下如欲改弦更張,肅除舊弊,淮南之地新下,正可用以新製!”
“當年朕能隨軍急行百裡,翻山越野,如履高山,這不過幾年下來,髀肉橫生,體力竟有不支!”劉承祐感慨著。
聞問,王樸張了張嘴,卻按捺住了,說道:“陛部屬意何人?”
此前,漢唐之間榷商和議細節之時,劉承祐禦駕南下曆陽,和約達成以後,淮南之地,再無烽火,隻待交代結束,自去歲秋動兵始,漢唐兩國持續五個月的戰役,便可宣佈結束了。
存眷公家號:書友大本營,存眷即送現金、點幣!
“對於淮南諸州的善後事件,王卿有何設法?”劉承祐問。
“恰是!”王剛正接點頭,並且從衛士的背高低來,走到劉承祐身邊,當真地說道:“陛下,唐季亂世之本源,藩鎮權重,朝廷難製,乾弱枝強,三代以來,固然有所改良,陛下即位以來,更是不竭加強中樞權威,但天下州鎮,數量仍巨。
仲春十五日,劉承祐自曆陽北上,駕臨滁州,宿於清流縣。大略是戰事結束,南征計謀達成,大獲全勝,劉承祐表情放鬆,趁著氣候好,與王樸等臣登縣西之清流山。
各州之間,避禍離家,出亡於山林者,不成勝數,當儘數招安之,還其故裡,複其農桑。臣觀唐政,對於淮南民而言,冗賦甚多,陛下可儘罷之。各地官府又貪暴之吏,當依漢律正法。
悄悄一笑,劉承祐說道:“朕確成心改製,將淮南分為淮東、淮西兩道,設佈政使司,掌一道之政;設按察使司,掌一道刑名按劾之事;另置都批示司,掌一道軍事,統領諸州防備、團練、鄉兵,輔以禁軍戍之。”
“淮南十四州,東西千裡,泛博之地,千頭萬緒,諸事紛雜啊!”劉承祐長歎一聲。