至於江東之地,孫策南下東進,半年之間,前後擊敗劉繇諸人,占有了吳郡,在江東安身。
李、郭汜悔怨讓獻帝去弘農,傳聞楊定打擊段煨,就相互召響,共同率軍援救,想乘機挾製獻帝去西方。楊定傳聞李、郭汜前來,想退回藍田,但被郭汜攔住,因而他本身單人匹馬逃到荊州。張濟又與楊奉、董承產生牴觸,因而再次跟李、郭汜結合,一同追逐獻帝,在弘農東澗展開大戰,董承、楊奉的軍隊敗北,被殺死的文武百官與兵士,不計其數。禦用物品、符信典策、圖書檔案等,幾近全數散落。射聲校尉沮俊受傷落馬,李對擺佈說:“此人還能活嗎?”沮俊詬罵道:“你們這虎倀惡的逆賊,逼劫天子,使公卿被害,宮女流散。亂臣賊子,還冇有人像如許大逆不道!”因而李將沮俊殺死。光祿勳鄧泉、衛尉士孫瑞、廷尉宣播、大長秋苗祀、步兵校尉魏桀、侍中朱展、射聲校尉沮鯭被殺。
當初董卓掌權之時,頻頻逾製,威脅天子,世人都不敢言,或者說言也無用,恰是蔡邕幾番勸止,才讓劉協放心,是以劉協對蔡邕甚是感激,隻是隨後王允要殺蔡邕,劉協與眾臣有力禁止,厥後聽聞蔡邕被救,但不知其本末,本覺得蔡邕已死,不想竟然在河東見到了。
關中八百裡秦川,是肥饒之地,一樣也是軍事計謀要地,有四塞為憑,西北蕭關守涼州,西南散關守益州,東麵函穀關守關東,東南武關守荊州。
與蔡邕一同拜見天子的是府吏和眾學子,當初關中混亂,太門生性命難以自主,張遼便讓人將多量大門生引入河東書院,現在又都來拜見天子與皇後,又拜了張遼。
隨後代人又商討關東之事,冀州、幽州,袁紹仍在與公孫瓚明爭暗鬥,又聯手侵犯青州。
數十裡鹽湖,遠遠可見的極新河東城,令劉協與眾臣又是一番讚歎,不過還冇進河東城,就看到數百人在道旁相迎,一個儒雅老者在前,恰是蔡邕。
劉協天然不曉得這些,在太陽縣整整歇息了五日,到了第六日才向北解纜,穿過中條山古鹽道,進入安邑縣。
至於那些活下來的朝臣,張遼讓荀彧也給他們安設了室第,又從河東和左馮翊各處尋來了他們的家眷,曆經存亡,家人相見,天然又是一番悲喜。
劉協和眾臣看到蔡邕,都頗是衝動,劉協下了車,疾步上前扶起蔡邕:“蔡卿,不想朕還能與卿相見。”
關中大戰結束後,張遼令諸將一邊持續掃蕩郡縣逃竄的亂兵,一邊整編和措置俘虜,又令徐榮移兵向西,屯兵右扶風西境,鎮守蕭關。