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14『能為』誤倒,依文例改。
#2『刑』字脫,據淩瀛初本、迂評本補。
書約而弟子辯,法省而民訟簡。是以賢人之書必著論,明主之法必詳#15事。儘思慮,揣得失,智者之所難也。無思無慮,挈媒介而責後功,愚者之所易也。明主慮愚者之所易,以責智者之所難,故智慮力勞不消而國治也。
八經
一。凡治天下,必因情麵。情麵者有好惡,故獎懲可用。獎懲可用則禁令可立,禁令可立而治道具矣。君執柄以處勢,故令行製止。柄者殺生之製也,勢者勝眾之資也。廢置無度則權瀆,獎懲下共則威分。是以明主不懷愛而聽,不留說而計。故聽言不參則權分乎奸,智力不消則君窮乎臣。故明主之行製也天,不成測也。其用人也鬼。如鬼之陰密。天則不非,既高不測,誰能非之?鬼則不困。既陰密,誰能困之?勢行教嚴,逆而不違,雖#16逆天下不敢違,此勢之用也。譭譽一行而不議。譭譽一行,而天下不敢議。故賞賢罰暴,舉善之至者也。賞暴罰賢,舉惡之至者也。是謂賞同罰異。賞莫如厚,使民利之。譽莫如美,使民榮之。誅莫如重,使民畏之。毀莫如惡,使民恥之。然後一行其法,禁誅於私。家不害功罪,獎懲必知之。知之道儘矣。
故民無以私名。設法度以齊民,信獎懲以儘民能,明誹譽以勸沮,名號、獎懲、法律三隅,故大臣有行則尊君,百姓有功則利上#26,此之謂有道之國也。
#4『必』誤為『心』,據淩瀛初本、迂評本改。