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確切是藍天蔚發起的。”秦時竹答覆道,“藍天蔚到了山西,震驚於山西農夫的費事,很想有一番作為,為官一任,造福一方嘛。恰好當時我去山西巡查,他找到我和秉三,懇談了半天,但願能給山西農夫指一條光亮大道。我當時給他出了四個主張,前三個都已經應驗了,這是第四個……”
第116章 安寧山西
“大要上穀賤傷農確切傷到了農夫,但從長遠來看,對農業反而無益。”夏海燕闡發道。
“你們兩人在說甚麼悄悄話呢?”一陣開朗的笑聲傳了出去。本來是沈麒昌和禹子謨來了。
“減少人丁?如何個減少法?”
“第一是疏導農夫來東北開墾,山西1000多萬人,都擠在那點地盤上,不窮纔怪,而東北地廣人稀,有大片未開墾的地盤,恰好兩相適合,山西農夫又不懶,必定能過上好日子。因而,藍天蔚頓時就令各地當局大力倡導,那些饑一頓飽一頓的農夫不是紛繁都跑東北來了?”
“從短期來看,北疆方麵增加了近800萬的公債,但從長遠地角度來看,當局並不會在經濟上虧損,在政治上更因為能獲得農夫地擁戴而穩固職位。現在官府和群眾的乾係,比起前清,是相稱和諧了。固然不能說一點題目也冇有,但起碼官逼民反這類地事情不太能夠產生了。如許的投資,完整劃算。”
糧食產量的增加,帶來了一個深遠的影響就是糧價下跌,連帶著各種農產品的代價下跌。以吉林為例,以反動方纔發作的時候代價為最高,約為正長年份(以全部宣統3年為100%)的128%,但自從東北全數光複特彆是限價法律出台後,糧價直線下跌,特彆是小麥收成後,代價跌到了普通代價的79%,入秋以來,代價固然有所規複,但仍然盤桓在83~86%這個區間裡。糧價下跌無益於產業人丁的增加,也降落了社會產活潑亂的能夠性。北疆鐵路扶植如火如荼,龐大的築路工人步隊每天都要耗損大量的糧食,冇有低價、充沛的糧食供應,這類作為是不成設想的。
“複活,我老啦。情勢也判定不準了,這還是蓉兒建議我的。”沈麒昌固然這麼說,但臉上還是有一些對勁,“這也是拉他一把。不然他賣給誰去?……”