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九十一章 法身境[第2頁/共4頁]

至於第四等,就是淺顯的法相,比如月光菩薩、日光菩薩,又比如曾經的雲霄五嶽神、白陽初祖之流。

法身本身之奧妙,臨時不說,齊玄素臨時獲得的神異是“太陰十三劍”,並且是最後版本的“太陰十三劍”。

東海中有流波山,入海七千裡。其上有獸,狀如牛,蒼身而無角,一足,出入水則必風雨,其光如日月,其聲如雷,其名曰夔。天帝得之,以其皮為鼓,橛以雷獸之骨,聲聞五百裡,以威天下。

恨花言巧語,恨負心薄倖,恨心腸如鐵,恨情麵冷暖,恨世態炎涼,恨六合不公,恨善惡無報。

若非甘龍池的境地修為要高於齊玄素,就要被這一刀重創。

殊不知此乃“魔刀”加上“劍心太玄意”,就算對上姚裴以“太上忘情經”把握“天刀”,也能鬥上一鬥。

道門當中,太上道祖冇有法相,最高就是天帝法相。隻是道門並不喜好培養巫祝,香火願力大多用來培養更加“物美價廉”的靈官,已經多年不見天帝法相。偶有幾名巫祝,多是凝集太乙救苦天尊法相。

齊玄素伸手握住骨角,因為法身兼具神道金身的特質,以是並未受損,隻是耗損了部分神力。不過因為武夫的龐大力量,齊玄素整小我還是向後飄零出些許間隔。

然後就見滿月越來越多,過未幾時,齊玄素滿身已隱在無數月華當中,滿月一個未消,另一個複而生出,彷彿無窮無儘普通。

甘龍池隻感覺無數滿月如同海潮,高低起伏不定,護住齊玄素的滿身高低,不見馬腳,渾然天成。

同時另有諸般情感跟著這些青絲一起湧入甘龍池的心頭。

不過齊玄素很快就穩定了法身,拔出“飛英白”,刀身上環繞了一束縹緲的月光,替代劍氣。

甘龍池直接朝著齊玄素一撞,肩頭上的骨角便如長矛普通朝著齊玄素刺來。

太陰真君被道門招安以後,已經飛昇離世。若非如此,張無恨也不能獲得太陰真君留下的傳承。

青帝與司命真君對應存亡,一者主南鬥,一者主北鬥,是為僅存的兩大星主,不過青帝乃是修心一派,終究完整融入六合之間,已然無我,因而司命真君趁機盜取了部分屬於“生”的權益,號稱執掌存亡。

大日如來與太陰真君則對應日月,一者主太陽,一者主太陰,本來的太陽真君被大日如來擊敗,已經進入第三重滅亡,完整被大日如來代替。太陰真君固然飛昇離世,但她的神國“廣寒宮”還儲存於世,仍舊執掌太陰權益,並會一向持續到“末法”到來,張無恨的太陰傳承就是由此得來,她脫困以後的目標也是入主廣寒,盜取這部分遺留下來的權益。

Tip:拒接垃圾,隻做精品。每一本書都經過挑選和稽覈。
X