甘龍池堪堪躲過這一刀,不退反進,一掠而出。
齊玄素以“飛英白”畫圓,刹時在他身前呈現了數十輪“滿月”,大小相套,層疊訂交。甘龍池一拳打在這些滿月之上,滿月搖而不散,動而不潰,如同抽刀斷水,縱能斬斷一時,卻不能悠長。
齊玄素迎上彷彿人形荒獸的甘龍池。
另有第五等,也是最末一等,多是淫祠野神,或是淺顯從神之流。
道門以外,以佛門的無量光法相為尊。
有詩雲:“他年我若為青帝,報與桃花一處開。”傳說青帝入道門是為太乙救苦天尊,入佛門是為東方藥師王佛。
甘龍池橫臂一掃,畫出一個彎月狀的弧度,固然被齊玄素躲過,但順勢以小臂上生出的“犀角”平搭在“飛英白”的刀身之上,勁力傳出,使得齊玄素手中的“飛英白”頓時一沉。
青絲似情絲,情絲千千結,完整丟棄了劍氣之剛,化而為柔,如雲氣普通縹緲,似月光普通輕柔,使得甘龍池如深陷泥潭,近乎轉動不得。
恨花言巧語,恨負心薄倖,恨心腸如鐵,恨情麵冷暖,恨世態炎涼,恨六合不公,恨善惡無報。
此乃“真身百相之夔喉”。
同時另有諸般情感跟著這些青絲一起湧入甘龍池的心頭。
因為法相分歧,法身境的能力也不儘不異,若能凝集天帝法相,繼而凝集天帝法身,或是佛門的無量光法相、無量光法身,能與謫神仙媲美。如果凝集位居末流的金剛法相、羅漢法相,則不如武夫,乃至與散人相差未幾。
待到月光散去,齊玄素已然變了模樣,還是凡人大小,並未法天象地,那是無量階段的巫祝纔有地境地。從表麵來看,此時齊玄素與他凝集地太陰真君法相一模一樣,星冠羽衣,臂纏飄帶,隻是麵龐恍惚,既不是太陰真君,也不是齊玄素,彷彿覆蓋了一層霧氣,聚散不定,倒是與七娘化身姚坊主時地環境有幾分近似。
青帝與司命真君對應存亡,一者主南鬥,一者主北鬥,是為僅存的兩大星主,不過青帝乃是修心一派,終究完整融入六合之間,已然無我,因而司命真君趁機盜取了部分屬於“生”的權益,號稱執掌存亡。
無數青絲被一喝而散,就連齊玄素的法身都有了幾分飄搖不定。
“劍心太玄意”在“太陰十三劍”中位列第十二劍,極其奧妙,號稱集天下劍術之大成者,天下劍招儘在心中,千變萬化,可托手拈來。
兩人持續相鬥,甘龍池出拳淩厲狠辣,拳意破空,血氣逼人,整小我彷彿一個熔爐,滾滾熱浪劈麵而來,逼得黑衣人和靈官們不得不一退再退。