太後靠著引枕,眼神鋒利地望著上麵的人:“當真冇人丟了簪子?”
昔年,天元帝曾在醉後對他感慨,此生最想娶之為後的女人,便是他母親,一介卑賤寒微的宮女。
尹寺人捂著嘴,輕聲地說:“二殿下的意義,是連豫親王也成心將罪名推到他頭上,既然這麼著,他乾脆就認了。”
天元帝瞅見了尹寺人,悄悄地招手,撇下太後、豫親王走到外間,擰著眉頭擔憂地問:“老二如何說?”
“回、回太後……”角落裡,一個手上捧著繡帕的宮女惴惴不安地開口。
尹寺人嗔道:“四女人,既然丟了又撿返來了,那還提它做甚麼?”
太後嘲笑一聲,心道還當沈如此是傅韶琰一夥的,現在看來,竟是個心機深沉,一心一意要勾搭朱紫的傾慕虛榮的鄉間女孩子。猜想,她是既勾搭了傅韶琰,又去勾搭傅韶珺,不然,丟在甬道上的蜻蜓釵,那麼顯眼,如何旁人不去撿,偏叫傅韶珺撿了去;且傅韶珺如何會那麼巧,就曉得蜻蜓釵是沈如此的?若非傅韶璉出事,怕她也要被她哄了去呢,內心猜度著,就將緊緊攥著如此手腕的手鬆開。
傅韶琰笑了,“你既然曉得,豫親王已經認定了是我,我也說了百口莫辯,你還要我辯甚麼?”
睿郡王蹙眉問:“那一日,二殿下分開時,可曾藏頭露尾地帶著甚麼人、又或者,甚麼東西走?”
豫親王俄然一聲嚎叫,摟著太後的腿哭號:“母後千萬要給韶璉做主!”
“韶琰?”天元帝的聲音略帶兩分焦心。
天元帝悄悄地點頭,裡間躺在斑斕被褥中的太後聞聲動靜,嘲笑著說:“皇上,想當初,你父皇膝下那麼多兒子,就因為幾個害群之馬,你殺我我殺你的,現在隻剩下你們兄弟三個。莫非你想看著我們傅家重蹈覆轍?”
那被打了板子的侍從趴在地上,顫顫巍巍地說:“回、回幾位主子……世子爺一次吃醉了酒,在宮裡冒莽撞失地撞上了二殿下的宮女……”
那宮女捧著雕漆牡丹托盤跪在地上,低著頭說:“回太後,奴婢曾在茶水房裡,聽二殿下房裡的姊妹抱怨說,有人跟著二殿下出去一遭,就糊裡胡塗地看著二殿下每常戴在頭上的一根金簪子,不知丟到那裡去了。”
天元帝忙趕回太後床前,昂首說:“母後,還冇有真憑實據,隻憑著些風言風語,並韶琰跟韶璉間的小小糾葛,如何能鑒定韶琰的罪?”
尹寺人繞著院子裡的山石轉了過來,蹲在傅韶琰身邊,巴巴地瞅著他,“小祖宗你倒是無憂無慮地看書了,世子爺的事竟是一點都冇放在心上。”