進洞以後,眼睛垂垂適應,藉著內裡射出去的月光能勉強看清洞壁。洞內有一石床,像是誰曾在這裡居住過。
姥爹此次出來就是為了遊曆名山名水,天然不會放過峨眉山。但他來這裡另有一個首要的啟事。他有一個非常喜好的墨客,名叫齊己。這位齊己在詩中多次提到峨眉山,非常但願親臨峨眉,對峨眉魂牽夢繞。
如此安好的夜晚已經讓人無窮遐想,加上這隻通人道的靈猴在麵前騰上躍下,姥爹的思路也一時節製不住,胡思亂想
最後一晚,姥爹去了洗象池
在來峨眉山以後,姥爹聽老衲說峨眉山有陽間陽間之說。在峨眉山的半山腰有一陰陽界,上麵稱之為陽間,上麵稱之為陽間。如果人站在陽間聞聲雷聲轟鳴,卻見不到一滴雨水。可現在陽間倒是風雨高文。
莫非峨眉早有這類奇景,隻是老衲健忘跟我說了?也或許這類奇景隻要靈猴曉得,凡人哪怕在峨眉山住了一輩子都冇法發覺?姥爹看著天空的半月,疑慮重重。
峨眉山上靈猴頗多,還不怕人,以是姥爹見怪不怪,冇有理睬它。
所幸這個新奇處所的風景也不錯,姥爹便忘了靈猴,隨便走動,邊走邊看風景。不經意間,姥爹昂首一看,隻見方纔還圓美滿滿的明月現在隻要了半邊。姥爹覺得是樹枝遮擋,往前走了幾步。但是玉輪仍然是半月。此時天空無雲,不成能是彆的半邊被雲遮住。
“等等我!”姥爹抓住路旁的樹枝勉強支撐身材,對著前麵帶路的靈猴喊道。姥爹心想,它既然學人一樣朝我招手,又拉扯我的衣服,應當也聽得懂人的說話。
靈猴的聲音竟然從洞裡傳了出來
厥後我才曉得,峨眉山是有和尚的,並且為數很多。
有一次,齊己寫了一首詩,叫《早梅》,此中有這麼兩句:“前村深雪裡,昨夜數枝開。”過了幾天,鄭穀來串門。齊己和尚對他說:“我寫了一首詩,你給我看看如何樣?”鄭穀看了半天,說:“寫得好,意境很好,情致也很高。但有一點,你寫的是早梅,前村深雪裡,昨夜數枝開。早梅就是早開的梅花,普通不會數枝開,數枝就是開了一片啦,我感覺應當把數枝改成一枝。前村深雪裡,昨夜一枝開,這就顯得這梅花是早開的梅花。”