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四十二章 (上)[第2頁/共4頁]

父衣,嬌聒之。翁不忍過拂[14],市焉。父貿易廛中,兒戲弄其側,乘父他

[3]庖媼(ào奧):做飯的老婦。

顛[4],啖不潔覺得美。犬羊遺穢於前[5],輒伏啖之。自號為

一狐死於草中,喙津津另有血出。酒瓶猶在,持而搖

[13](chi尺):《廣韻六脂》:“,酒器,大者一石,小者五鬥。”

[17]連朝稍可:剋日(病情)稍見好轉。連朝,意謂剋日以來。可,病

始疑。媼懼,不敢往覓。兒執火遍燭之,至他室,則母裸臥此中;近扶之,

稱總兵,也稱總戎,總領或鎮台,位在提督之下。

[16]妗(jin近):《集韻》:“俗謂舅母曰妗。”

金世成

戒子睡勿熟。夜闌,兒及媼倚壁少寐。既醒,失婦,意其出遺[5];久待不至,

絕而病亦愈”,可知作“愈”,於義為合。

嬌啼,人無敢氣觸之[8]。過數日,兩窗儘塞,無少明。已乃合泥塗壁孔,終

其怪[10],執而笞之,使修聖廟[11]。門人競相告曰:“佛遭難!”爭募救

一私北郭王

【註釋】

答:“宿阿伯家。”適從父入市,見帽肆掛狐尾,乞翁市之。翁不顧。兒牽

[19]湯餅:湯麪。參俞正燮《癸巳存稿》十“麵便條”條。

喃如夢語。媼覺,呼之,狐遂去。自是,身忽忽如有亡[4]。至夜,不敢息燭,

遂終夜伏。未明,又聞二人以次複來,噥噥入竹叢中。兒乃歸。翁問所往,

[2]小丈夫:短小男人。

不以人齒。

言已,欲彆,曰:“勿誤我事。”兒曰:“竊之難,不若沽之易。我先沽寄

[26]總戎:總兵的彆稱。明清在邊塞要地或首要州府設鎮駐軍,其長官

佐劉邦平天下,封曲逆侯。後又協同周勃等,誅諸呂,迎立文帝,任丞相。

據《聊齋誌異》手底稿

則狐絕而病亦愈。翁由此奇兒,教之騎射。後貴至總戎[26]。

之。宮殿旬月而成,其款項之集,尤捷於苛吏之追呼也。

據《十二梵衲經》和《大乘義章》卷十五載,修梵衲行者,在衣、食、居方

[21]綴係:尾隨。

尾,刀痕彷彿。自是遂安。而婦瘠殊甚,心漸瞭然,但益之

入何氏園中。至夜果絕,兒竊喜。但母癡臥如死。未幾,賈人歸,就榻問訊。

異史氏曰:“予聞金道人,人皆就其名而呼之,謂為‘金世成佛’[12]。

Tip:拒接垃圾,隻做精品。每一本書都經過挑選和稽覈。
X