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三十七章 (下)[第2頁/共5頁]

不堪其苦,陰有歸誌。

[16]亭午,中午,中午。

極力辦裝,奔涉千裡,殊失所望;瀉囊貨騎[46],始得歸。其族弟甚諧,作

[34]不終朝(zhāo招):不出一個淩晨。朝,淩晨。

-----------------------page19-----------------------

[17]兒拋岸上:此據二十四卷抄本,原無“上”字。

乃往祭於祠而祝曰:“彆君後,寤寐不去心[25],遠踐曩約。又蒙夢示居人,

止來賓之處,即旅店。逆,迎。

逆旅[22],問祠地點。仆人驚曰:“得無客姓為許?”許曰:“然。何見知?”

王六郎

來日到差。倘不忘故交,當一往探,勿憚修阻[20]。”許賀曰:“君樸重為

居數日,許欲歸。眾留殷勤,朝請暮邀,日更數主。許堅辭欲行。眾乃折柬

忘貧賤,此其以是神也。本日車中貴介[40],寧複識戴笠人哉[41]?餘鄉有

林下者[42],家綦貧[43]。有老練交[44],任肥秩[45]。計投之必相周顧。

[26]感篆中懷:感激之情,銘記於心。篆,刻。中,心。

[3]祝:禱告。

代者。曰:“非也。前一念憐憫[18],果達帝天。今授為招遠縣鄔鎮地盤[19],

神光爽邁[8]。叩而與語,理甚奧妙[9]。請師之。羽士曰:“恐嬌惰不能作

[2]酹(lèi淚)地:澆酒於地以祭鬼神。下文所說“酹奠”,義同。

拋岸上[17],揚手擲足而啼。婦沉浮者屢矣,忽淋淋攀岸以出,藉地少息,

[10]益沽酒:多買些酒。益,增加。沽,買。

[15]不倫:謂當喜而悲,分歧道理。

今將彆,無妨明告:我實鬼也。素嗜酒,沉浸滅頂,數年於此矣。前君之獲

日,許貨魚,益沽酒[10]。晚至河乾[11],少年已先在,遂與歡飲。飲數杯,

[1]淄之北郭:指淄川縣城北郊。淄,淄川縣,今屬山東省淄博市。郭,

神,甚慰民氣。但人神路隔,即不憚修阻,將複如何?”少年曰:“但往,

往遊。登一頂,有觀宇[5],甚幽。一羽士坐蒲團上[6],素髮垂領[7],而

[4]下賤:河的下流。

輒為許驅魚。

據《聊齋誌異》手底稿

Tip:拒接垃圾,隻做精品。每一本書都經過挑選和稽覈。
X