康窯有書"開元年製"四字款者,乃仿古銅並仍用其原款也。又有書"景鎮康熙年製"六字款者,乃康熙時之客貨也。

漿胎質輕而鬆;缸胎質重而堅;瓷胎音清而脆,胎之沙底者,設其底露胎不塗釉也。沙底,貴白,貴細,以細沙底為上。缸胎,大半缸底色貴亮,聲貴響。年久之缸胎,多有銅音。故辨彆家,常常叩其聲而知是物積年之久暫也。

彆的,另有所謂脫胎者,其胎之薄,類卵殼,故又謂卵冪,如釉製而脫胎去者。然其薄者,能映見乎指之羅紋。此製始於明朝永樂,亦以永樂所製爲最精,宣德所製,亦可媲美永樂。清朝康雍所製,雖亦極薄,然隻能映見花與字耳。

凡罩釉一次者,謂之一道釉;其青、黃、紅、黑之一者,謂之純色釉;若紅色者,則謂之本質釉;古瓷釉厚者,有如堆脂,謂之密淋釉。其掛釉至底之處,常常垂若蠟淚,任其排泄,謂之鼻涕釉;又有釉不到底;暴露胎骨者,暴露部分太多者,曰露胎,少者則曰縮釉,釉內現粗紋,垂而直下者,視之如有起伏而捫之,甚乎者謂之淚痕,若愚笨蟠折者;謂之蚯蚓走泥印;若釉中現藍斑者,大者謂之霞片,小者謂之星點,若捫之不平,有如結痂之初落,謂之疙疸釉,又有釉汁中含最細之斑點,稍凹下者謂之麻癩。

祭紅之非寶石釉者,謂之大紅。

黑有黑彩、墨彩、烏金、古銅、墨褐、鐵棕等。

硃紅者,硃砂之紅色也。

製瓷上釉有二法:一曰蘸釉,以皿入缸,蕩勻其汁,蘸釉者其釉厚,故均哥諸窯,常常有若堆,所蘸不止一次也;一曰吹釉,截竹為筒,噓氣勻之,吹釉者,其釉薄,故瓷中有玻璃釉等項目,而薄者,乃至有卵膜也。

乾隆有專仿木製各器,遠視彷彿如木,而實為瓷者,名曰仿木釉;有仿漆器者,名曰仿漆釉;有仿景泰藍者,曰仿景泰釉。彆的,更有玳瑁釉、石釉、花釉等。驟視毫不類瓷,細辨始知皆釉質竄改奇異之至也。

古瓷之底,每有釘痕者,蓋前人思惟較拙,以鐵扡支底入窯而燒,燒成則撤去鐵扡,故底有釘痕也。又有一種底露胎而印斑紋,或作花形,或作物形,或深切各釘痕而作轆轤形者,亦古瓷之特性者。若作螺旋紋,則明瓷常有。清初,底掛釉之器,亦每有螺旋紋者。

康雍仿明各器多用原款,康器多書宣德,雍器多書成化,乃不掠前人之美非冒充也。

Tip:拒接垃圾,隻做精品。每一本書都經過挑選和稽覈。
X