一看慈禧太後大怒,閻敬銘乾脆將帽子摘下,叩首奏道:

待閻敬銘退出,李蓮英忙上前說道:“主子息怒,身子骨兒要緊。這閻敬銘也過分大膽了些,依主子看來,不如……”

慈禧太後閱奏,更加大怒,這還了得你們了!

現在,他終究明白了恭親王當年的苦處。不借,這筆錢遲早還得從水兵身上出;借吧,可拿甚麼還?再說這借洋款修園子一事,如果鼓吹出去,他豈不要遺臭萬年!

“喔!李鴻章竟然有這麼大的本事?”

“我也是這麼想的,可將來如何還呢?再說了,這借洋款修園子,如若傳聞出去,言路上能冇有反應?”醇親王略加粉飾道。

“那?”慈禧太後驚詫相問,“那如何辦?”

“主子,他這是矇蔽您呀!”冇等慈禧太後話說完,李蓮英已大著膽量開了口:

“主子前次去天津時傳聞,洋人非常信賴李中堂。主子想,隻要他肯出麵借,一兩百萬不過一句話的事。”

李蓮英曉得她指的何事,介麵說道:“這天然是要用的。但等各省報解到京,總要年底了,怕遲誤了正用。”

李蓮英見狀,乘機又奏道:“這閻敬銘名字雖有個‘敬’字,但是他實在大不敬。主子傳聞他常對人講,主子您怕他,不敢叫他的名字,隻叫他‘丹翁’”。

“現在能出錢的衙門都出了,你看看另有甚麼來路?”慈禧太後無計可施,隻得又乞助於李蓮英。

誰想這翁同和更是個極守禮法軌製之人,聞得要戶部撥款修園子,當即便奏上上本,力圖前議。

“那是天然了!老佛爺您正視他,洋人天然就信賴他了。主子您不也說他很有外事才調嗎?”

“彆說了!”慈禧太後這會肝火消了些,細想閻敬銘自主戶部以來,很有政績,便說:“或許他那真的嚴峻,不然他不會不答允的。”

“臣部每月應解內廷之款,都有明文規定,臣豈敢私行變動?”

“這都是傳聞,也不見得實在。你看他那袍套,襤褸不堪的,可想而知他倒是……”

“是這個理!不過這事哀家不便跟他說,讓醇王爺去跟他說吧。”

此次找誰呢?天然還是大主戶李鴻章!

“唉,主子您老是想著他們的難處,可他們誰替您著想了?您不曉得,現在處邊早就傳開了:‘要用飯上吏部,講穿衣到戶部,好喝水補工部,能作歹是刑部,要捱餓選禮部。’老佛爺想想,他那能冇銀子嗎?”

Tip:拒接垃圾,隻做精品。每一本書都經過挑選和稽覈。
X