比枰大些的坐具為榻。《釋床帳》長狹而卑曰榻,言其榻然近地也。”這裡說榻狹而卑,是和床對比而言。服虔《淺顯文》床三尺五曰榻,板獨坐曰枰,八尺曰床。”(《初學記》卷二十五)以今製摺合,則榻約長84厘米,床約長192厘米。河南鄲城出土的西漢石榻,有“漢故博士常山大博王君坐榻”刻銘,長87.5厘米,與《淺顯文》所記長3.5漢尺之數字極其靠近。這類長度的塌當然不能臥,隻能坐,如《高士傳》說管寧“常坐一木榻,積五十餘年,何嘗箕股,塌被騙膝處皆穿”(《承平禦覽》卷七六)。榻也以一人獨坐為尊。《世說新語?剛正篇》劉注引《語林》(杜)預征吳還,獨榻,不與來賓共也。”《排調篇》劉尊祖少為殷中軍所知,稱之於庾公。庾公引見,坐之獨榻上。”這些史料的期間雖稍遲,但與漢製應無大異。二人共坐者,則稱合榻。《三國誌?吳誌?魯肅傳》合榻對飲。”《諸葛融傳》合榻促坐。”漢畫像石上呈現過二人坐一榻的圖象,應即合榻。至於南北朝時多數人共坐之連榻,漢朝彷彿還未呈現(孫機《漢朝物質文明質料圖說》,文物出版社1991年版,第220頁)。
漢朝傢俱[第7頁/共7頁]
Tip:拒接垃圾,隻做精品。每一本書都經過挑選和稽覈。