畢竟是大事,禮品也草率不得,采買的小廝跑遍了汴梁的著名鋪子,最後竟一頭撞進了許杭的鋪子,當時許杭正被聞風而來的商戶們阿諛得腦筋發熱,得知外甥的新婦要暖女的禮品,便把小廝打發還去,道:“一個小廝曉得甚麼好貨,曲娘子莫掛記,母舅替你籌辦。”
早膳光陰在平和安好的氛圍中度過,飯後,許杭按例要去鋪子裡,現在外甥得了官身,有很多同業乃至是小官吏湊過來湊趣他,蒼蠅似的趕也趕不走,不過能今後中拉攏些有效的門路也不錯。
明姝吹了吹墨跡,舉起紙箋對著陽光一看,真是說不出的紮眼,笑道:“不必了。”想了想,又補上一句:“給你省點兒錢。”
提及晏殊被貶的啟事,還是因為他反對時任樞密使,也就曲直明姝的父親,觸怒了力挺樞密使的太後劉娥,藉著晏殊在玉清宮用笏打傷早退的侍從一事大肆做文章,把他從汴梁架空出去,而現在本身這個長輩卻娶了曲明姝……
背動手回到臥房卻遲遲不肯出來,放輕了腳步在格子窗外打轉,聽著明姝在房內和陪房的春岫喁喁低語,晏子欽也坐在迴廊下的長凳上開端思慮起本身的事。
學而優則仕,像晏子欽如許名列一甲的人才大多都留在館閣、寺監中做些清要的事情,常在官家麵前走動,升遷的機遇也就更大,若能升任知製誥,專為天子草擬聖旨,或是入六部任職,將來封侯拜相也在道理當中。與晏子欽同宗同縣、又一樣以神童身份招考的長輩晏殊走的就是這條門路,隻是他剛被貶官,從刑部侍郎左遷為宣州知州,晏子欽此次入京無緣拜見。
明姝昂首看了他一眼,滑頭一笑,“待會兒就叫小廝去采辦,要從你的賜金裡扣呢!”
晏子欽進了東間,就見明姝坐在南窗下的竹榻上,對著一張平頭案,案上放開一張玉版紙,一旁就是裝滿了各式甜滋滋、軟糯糯吃食的攢盒。
晏子欽又摸了摸鼻子,冇的說,給嶽家送禮,從他的腰包裡掏錢也是應當的。
許杭麵上無光,明姝也愣住了,待到房中隻剩他們兩人時,才慢吞吞隧道:“我不是奇怪幾件東西,隻是宦海就是如許,你本日送走這幾箱東西,來日還會有更多的人來撞木鐘、走門路,日子久了,你還當真是隔年的黃豆――油鹽不進不成?”