輪到華衝鋒,隻見他稍作吸氣,隨即舞動起繩索。
“你鐵定記茬了。”
計時臥推。40公斤的杠鈴,渾身疙瘩肉的青龍鼓起腮幫子,一分鐘內推了25個,把本身累得氣喘籲籲的;華衝鋒專門部位的肌肉不及青龍,可結果卻不差,他竟然完成了36個,幾近超越青龍將近一半的數量。
青龍身形結實,矯捷度倒也不差。單腳跳、雙腳跳、花式跳輪番上場,收場挺猛的環境下,在頭一分鐘竟然跳了182下,可跟著時候的推移,青龍的速率很快慢下來,最後的一分鐘還被拌蒜了幾次,嚴峻拉低了總成績。
顛末五個級彆的比拚,摔角隊已經靠近完勝。華衝鋒所處的75公斤級位置比較難堪,要麼大抵麼小,摔角隊冇有與之對應的級彆。
“開端計時!”
第一個項目是跳繩。
馬馳笑起來:“彆出餿主張好不好?放跑了他,你給我再找一個如許的苗子?”
“均勻一分鐘跳了390下,牛逼!”
計時跳繩,限時5分鐘,跳繩次數最多者勝出;50米幾次衝刺,限時2分鐘,來回次數最多者勝出;計時臥推,限時1分鐘,臥推地點量級規定重量杠鈴,次數最多者為最後的贏家。
在立夫學院內部,因為堆積了天下範圍內超越三分之一的頂尖妙手,摔角集訓隊的層次和程度遠遠高於其他地區的專業隊。科爾沁省的寶音、龍江省的李明、遼東省的閆長軍、於鵬等等,代表海內各級彆青年隊最高程度的運動員,均在這裡接管為期一年的強化練習。
活動量從一條程度線驀地變成斜線、直線,耗損體力非常之大,因而活動後的休整放鬆,也是華衝鋒每天的一道必修課。統統集訓隊員裡,年紀最小的華衝鋒反而是自律性最好的,甚麼時候該做甚麼,他必然會嚴格履行,底子不消鍛練組操碎心。
“快點,還在計時呢!”白印、侯震等人不由替他焦急起來。
每兩個月,練習中間要停止內部專項體能測試,內容包含計時跳繩、250公斤深蹲、150公斤臥推、計時50米幾次衝刺等。
幾小我小聲的爭辯著,惹得馬馳直朝他們瞪眼。中間摔角隊的也一臉輕視,彷彿在說有甚麼了不起的,不就是跳個破繩嗎?但是,接下來產生的環境,卻讓統統人始料未及。