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汝若學道行,但學道精純,若不欲全真,不必學道人。

迷情有起亦有儘,在不迷境迷了情,

知妄而不能順真知見,則是妄風俗重,陰質多有,懶惰、怠惰、無知、怯懦,欲取捷徑,心則怯懦,不敢應難而上,故當知恥而後勇,奮圖強。

舊房瓦多破,新室久無塵,久定觀萬念,新定念稀淺。

善惡皆不留,汝心未曾丟,執戀於善惡,不見非善惡。

如是一體者,動不動共生,如是二元化,乃是一元形。

汝道是汝道,非是彆人道,他自有他道,你不知他妙。

比方世人一長夢,無生界裡夢存亡,

人間得出事,或舍或不捨,道在不時處,順意最天真。

――

嬰兒本天真,漸次長成人,學染於知識,知識本無染,識心之情性,自生染著也,今息知識情性心,反見於天真表情,見此天真,複將情性,反還於天真,統統情識,天然天真。

雲是水風聚,雨乃塵水凝,**忽聚散,在虛空化演。

順意有害損,滿足自樂人,但於欲儘處,回笑當初。

最後入靜定,便可會此境,心有不同者,自作離世說。

大家自故意,自心自有想,莫以汝自想,套入於貳心。

德其不德,其不德自德也,仁其不仁,其不仁自仁也,修其身心,大愛者君,君愛百臣,百臣愛君,身心之道,無過此也。

――

――

三元皆純潔,其情意亦純,三元合一處,吉利而止止。

自心是虛室,其身亦如然,精氣神化竅,身心一虛明。

心知存亡如幻,何如業緣捆紮,

複修靜慮行,身心在沉寂,思識如風起,而意境不動。

意微念亦微,微而名為精,精自有華彩,五光影十色。

認識如雨墜,相續無停止,非虛空有變,雨珠位自變。

初學靜定,即漸息亂心,或將亂心托於穩定地步,心住穩定,靜修靜養,身心天然,漸次純明,德行聰明,天然純圓,無有造作,統統自明。識心無罪,貪嗔癡之性有罪,人出世時,此肉身即因六合一縷元氣合父母精氣而成胎,此身尚非自有,焉敢妄圖人間統統有無?

正章:

比方見遠山,不見山上木,雖見千萬葉,不見葉上塵。

――

――

汝被套則苦,彆人亦如然,若欲淨眾生,先須潔本身。

汝心非是念,念如空中風,風起或不起,而虛空不動。

――

非當下有變,身心隨境遷,認識數十年,而心界穩定。

Tip:拒接垃圾,隻做精品。每一本書都經過挑選和稽覈。
X