諸法不為真,真在諸法存,
此等不破正邪、不睬清濁、不裁善惡之法,此法不法,名之為法,實冇法也,唯修聖德,神明深行,不取統統法,以不取心而行法,行統統善法而得成此無善惡法,此法最易體味而最難修行,比方虛空甚易知見,而甚難行入,世人行在明暗以內,亦在虛空當中,獨不能離明暗而入虛空。
純心靜慮得安止,最上法門最簡易,實心動手便參玄,六合隻在此心間。
讚:
無所依處依統統,二歸一亦有依,無依而依統統依,統統依於無所依。
此六合內自生也,六合外自生者,非生於六合以外,乃於六閤中生養萬物,萬物接收六合精氣為食,六合精氣化養身內萬物,此萬物非六合本有,故名外自生也,世人以精氣外生之繁而夭亡,六合外生之繁,亦將精氣衰竭而趣死地也。
諸念不起處,名為靜定鄉,至於善行者,此靜亦粗淺。
世民氣亦然,有正亦有邪,若能涵容者,正邪無爭鬥。
頌:
漸修其真者,繫念於當前,至於忘身心,一念不能動。
修真之人,當觀六合穩定之律,六合法例,乃為君法,奉持君法,諸臣皆得所適,不奉君法者,諸臣無主,乃自爭鬥,而於君主,亦當修明,若君暗淡,臣不見君,賊心則起,能奪君位也,是故,若欲治心,當明其君,君主未明,則奉持君法,如法行持,諸臣自安,君主不請而自現,不修而自明也。
若無來去將何如,不來不去心歸身。
聰明何所來,無智無慧地,以二元入一,一歸〇亦滅。
如欲修真,先知始終,知始終已,不急不躁,垂垂修持,至於圓行,最上之事,從最下為之,故應善修其本,從最粗淺,點點滴滴,不生懶惰,統統能作者,皆作成美滿,毫末之木,乃可參天。
頌:
莫說性命事,性命本是一,人間一漏身,非真性命地。
世人學靜時,難離常日思惟風俗,各種思議,欲將思路依托於某處,若心無依托,則亂想紛繁,是心不收也,若心暫收而妄意常動,是性未攝也,當以放心而收亂心,當以定性而攝妄情,修習諳練,天然得定。
非識亦非心,心識亦非真,統統不離真,此真無等倫。
歧途眾生本非邪,與真聖者來一處,邪若不邪即歸真,真若不真即入邪。
割愛非不痛,割肉亦如然,削骨肉還母,此心是真人。
自心非真亦非邪,真邪貳心今後生,本心說心而非心,真邪二性一同真。