妙觀清淨性,清淨不成得。

頌:

中品法如是,非上亦非下,

水火生元精,元精可退病,三關複三關,三品法各演,

大道不思議,一亦離於一,有談吐六合,六合無言戲,

修真修真,誰修誰真?何者為真?知妄者是。先養良德,後知是非,從善去惡,是真修行,身心當中,諸惡不生,至於伏惡,乃至善贏,最後純善,亦無惡情,如是修心,是真修行,統統聖賢之法,此為底子,當須謹慎。

將竅歸於虛,無中產妙有,

統統智成績,成績於慧地,聰明心所化,當尋心根蒂,

金丹法中,道竅之要,甚為關頭,但是三品法中,各有彆離,道竅有粗細深淺,分歧境地,分歧認知,修真之士,當須謹慎,莫被知識所停滯,欲於真修,當尋明知識,當尋明人,重中之重,當須尋自心之德行,心內無德,或無宿福,修必無成,或反遭禍,性命大事,謹慎為之。

餘在此處,隻說略事,不作纖細明說,隻為令人知見各種修行法不同,使修真之士,不至於自覺修學罷了,至於菩提道修法,亦是修真之事,當略而說之。

道本不成思,辨識不成得,

菩提道中,大略三乘,上乘菩薩道,中乘辟支道,下乘聲聞道,如是三種,比方金丹三品,皮上分三,而實是一,隻因修持者根器有彆,取向有彆,意誌有彆,故有三乘彆離,明分三者,而本是一,修真之人,不成好高騖遠,亦不成驕易高低,驕易是修真之路,嚴峻罪惡。

頌:

能夠入高低,高低可同之。

讚:

身心之德行,結束亦無所,

妙有真空性,真空煉神形,

辟支佛道,有緣覺與獨覺分,在有佛法時,見聞佛法而憬悟菩提,心取自發,名為緣覺,無佛法時,自修自悟,心住覺處,名為獨覺。

於金丹法,有三品成績,上者形神俱妙,中者萬化歸一,下者竄改無窮,如是三品,各有諸法,得入其所。

如是四禪定境地略說,四空定則不說之,何故故?若人能熟修四種禪定,於四禪定得安閒遊戲,複能修持淨善之心,能於大菩提統統智成績起淨欲,則善能行入菩薩妙行中,亦能善見四種空境地定,若慧明圓淨,乃至滅儘定及各種菩薩妙三昧地亦能善修得見。

自修自學禪定者,常旁聽途說,覺得得四種禪定便是得四種聲聞道果,荒誕至極也,修四禪及四定,乃修無量福德也,至於慧性,非定所能予,是故四禪名禪,四空名定,定慧均等曰禪,定多慧少曰定,四禪須各個修美滿,方能得其圓慧。

Tip:拒接垃圾,隻做精品。每一本書都經過挑選和稽覈。
X