比方淵靜,雖有九種,而於凡夫工夫,隻得一二,若不得此靜定明細,則不入第三層工夫,一世不知凡之境,不測凡夫與修行人二種身心不同,是故修行至於還丹,亦為凡夫工夫,尚不靈明,缺智少慧,不名築基完成,另有一步,需求踏入。

大家各有愛,莫相互鬥愛,

答:汝何曾見渾沌?渾沌是無始終否?汝何曾知見無始終?

問:重歸於渾沌嗎?

若身心修為具足者,能善用火候,則靈蛇不燥,靈魂俱安,因而吵嘴乃現,心便得悟,始聰明,垂垂聰明,至於身心,亦能健忘,豁然統統於靜定中,識神歸元神,元神融識神,民氣歸元,乃名元心,頓時靈明,六合一新。

人之呼吸,其名為風,毛孔骨骼,亦有呼吸,是故交身表裡,皆有風道,如是風道,名為氣之脈也,人身表裡,氣亦周流,如血在筋,循行不殆。

此一陽日日耗損,日耗一絲,為人常日所用之精氣神也,至於老年,元陽耗儘,魂飛而魄散,命則休矣,蓋因靈魂亦一縷精氣罷了,皆要以此一陽為生命之根,所成心誌精氣,皆今後而出,若無此一陽在,玉京上帝則走,不居此身也,一陽在腎間,腎精近此,故腎精為人身養命之精,其性屬水,處最下方,哺育渾身統統精元。

蓋因民氣分歧天心故,若民氣已合天心,雖上帝無令,而汝天關自開,天路自通,不須彆人指導,汝自能行,天真之人,天關不閉,損德之人,天關不開,是常理也,修真者當常思惟,莫失此念。

是故賢人,為腹不為目,實其腹而虛其心,以養天賦純潔之性也,此乃真修性者,修得此性,其命必成,不修此性,命必夭喪。

一個邪人,所做更加險惡,所做濁劣越多,彼至將來,心趣正宗,必無上大心,必救人間無量眾生離開極惡境地,同歸無上大道,以是不需求架空正道世人,是故,欲學正道者,當修涵容心,莫墮爭鬥鄉,恐墜存亡窟,一世爭鬥,百世難止,展轉相報,名為循環,是故當知,滅邪亦是殺,心無有生,何有死殺?若心淨已,必無殺心。

Tip:拒接垃圾,隻做精品。每一本書都經過挑選和稽覈。
X