修持之人,自調陰陽而配乎和合,或複日夜之間皆可出遊,此為陽靈神情,能夠遊轉於人間太陽境地中靈息屬界,亦能遊見於太陰境地之少分,所見之象隻在彆外境地,於大塊凡人眼界中則不複存,而諸境地因靈息交換相同,是故彆外境地亦能觀察此人間大塊境地。

於此長夜,展轉難眠,如是略說太虛諸境地不同,聊以抒意,時年丙申正月初五卯時記之。

無極者,無始無終也,於無始終內,則生有始有終,始終者,時量流轉,亦名生滅,亦名隱現,有死者必有生,有其生則必有無生,蓋無生為生之根,生為死之始,死為生之終,而無生含之。

太空無邊,大塊百千等住於不同境地,因而此大塊天下不見彆外天下大塊,如是同存一境而地點之界有彆,而大界當中另有無量小界,小界當中複有無數境地,諸天下同住而皆自成境地,諸天下眾生,亦如是相互同住,彼天下自成境地,而彼等眾生或可離彼境地來往交通。

夫大塊自成空、地,因而自成一小境地,名之為六合,上有虛空,下有實地,乃有風息流轉虛空大地之間,亦有**將水元為之流轉,複有日月傾瀉火精而使流轉,因而大地之上生命安居。

是故交於白日為陽精力主命,黑夜則為陰屬精力主命,人晝時陽精力起,能伏心中陰暗之念慮,人夜時陰屬精力,能遮心中陽靈誌氣,是故白日陽五行主動而夜時為之暗藏歇息,夜時陰五行生而滋養白日所耗之精力,陰陽交泰,化生元息,是故交於半夜乃至晨朝則易生亢奮之精力。

陽界、陰界,二界同大,與太虛同體,比方一室以內有二香,二香皆遍滿此室內而相互獨立成界,香名香界,陰陽之靈,則號陰陽之界,是故太極轉乎兩儀,太極固不動,陰陽境地,亦無所動。

亦有陰陽境地者,彼等皆因修持,或複善德純明,或複聖賢之屬,於其身後趣入此境地,此乃擺脫存亡境地,名為恒生純一,於其境地另有諸多彆離,乃為諸賢德聖者修化所歸。

六腑攝受人身所進五穀之物,善佐脾、肝、腎之元息,如是脾為土而中和,腎水息津潤諸臟腑,肝木氣而梳理渾身筋骨肉脈,如是滋攝生身彷彿坤德載生,則名為地之界。

如是太空境地乃為粗說,何況另有陰境地、陽境地與諸非陰陽境地皆複有諸空界不同,在乎大塊人間,空界則為空靈虛質,化氣味而周流,在乎陽界則為乎空靈息氣,化靈質而運轉,在乎陰界則為靈息虛質,化靈息而轉化,在乎非陰陽諸境地,亦作諸靈息氣質而衍生。

Tip:拒接垃圾,隻做精品。每一本書都經過挑選和稽覈。
X