德行無有二,人間最第一,

真說有無海,乃名說人間,

書文字無罪,賊人用則罪,

求知多聞者,見聖知則貪,

雖住知識鄉,而非彼村夫,

聖賢根器者,雖或未幾聞,

念昔聖賢見人間難事而笑,此笑非易,於各種根器,說各種便利言語,所指門路,必非一條,為各種芥蒂,施各種法藥,所付之藥,必非一法,為各種人,所說言語,必非一等,如是各種善巧之事,一報酬之,安眾生心,醫眾芥蒂,說眾類言,如是諸事,世難考慮,而統統事,皆幻說辭,聖賢乃笑。

筆墨與言辭,幻說亦幻現,

道非此光,以光喻說罷了,又說此光,亦道所化,人間統統惡物,統統善物,統統光,統統暗,不過道化,人間表裡,無不是道,道非有無,亦非真假,聞者自明,照破諸暗,此名自悟,聰明乃生。

載道於文,不成為也,道非可思,亦非可測,故真道不能載於文辭,文辭所載,不過幻說,言語尚幻,何況文辭?言語能善巧比方而為宣說,複有說言者心境情義之述,筆墨無情偶然,所能載義,微乎其微,故世人讀聖賢典範皆各自有見地,乃如照鏡,自見其麵,非聖賢麵。

以如是事則應知,古聖賢教養人間眾生不易,何故哉?因人間有各種人,有各種心,有各種根器,有各種根性,有各種緣分,有各種妄圖,因人間各種無明事,故聖賢則應為彼無明而開陰雲,使日月光亮暉映人間各種無明事,如是撥雲見日之事,非迷者能為,縱自明者,亦少有能為,故聖賢聰明,人間難測,能為各種人緣,作各種便利指導,為各種病,生各種藥。

大德不彆離,為少德分辯,

載道於文辭,魚龍難辨認,

非善惡之花,其數亦富強,

亦有世人,竊賢者禮,盜聖者衣,飾以謙恭,而實驕易,心非得空,內藏染汙,彼竊聖賢衣,倒黴於人,如墮坑者,尚自不知,焉救於人?此皆好名,非躬行者,純德之鄉,乃無德存,於無德鄉,乃見德分。

是故諸有物,與無同存也,

多聞學問者亦如此,以貧身而見聖賢知識,如入寶山,不欲空歸,彼等迷戀此事,乃知其非聖賢,何故哉?比方聖王國人,見大地金玉,草木琉璃,華彩敬愛亦如常物,無迷戀想,而貧人習貧為常,見美物不能捨,貧性成焉,是故不能持常態,聖王國人,見眾寶知識,鮮知貴重,視如平常,是故見諸美物,不生迷戀,如常賞玩。

Tip:拒接垃圾,隻做精品。每一本書都經過挑選和稽覈。
X