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353章 被忽略的人[第1頁/共3頁]

姚皇後無所出,當今聖上和他那些封王入藩的兄弟都是庶出。隻要他占了“嫡”字,有勤王護駕之功,又與以簡大老爺為首的滿朝文武交好,假傳聖旨,接掌皇位的確就是水到渠成的事。

周漱頓了一頓,又道,“督撫,糧儲,河道,漕運等等,山東乃至臨省的駐軍全無異動,藏在水牢密室的兵器也都還在,冇有人搬動……”

固然他很信賴蕭錚,可“我父王要造反”如許話也很難開口,更何況寫在信上,隨時都有泄漏的風險。

周漱閉了閉眼。冇有說話。

當今聖上勤政務實,像祭天如許華侈時候又勞民傷財的事肯做一回就不輕易了,在駕崩退位之前一定有第二回。就算有第二回也不知哪年哪月,濟安王已年過五十,等不等獲得下一回還兩說。

周漱不止一次地換位思慮,如果他是濟安王,他會如何做?

要與護駕的禁衛軍對抗,起碼也要有兵力相稱的人馬。這麼多人馬,總要破鈔多量的糧草給養,要有處所練習,關頭是還不能被人發明,這難度不亞於瞞天過海。

朝廷對軍隊的羈繫很嚴,山東和鄰近各省的駐兵為濟安王所用的能夠性不大。老太妃的孃家掌管的是水軍,案發以後首要將領都被正法,水軍也打散編入其他軍隊。就算老太妃逃出來的時候手上有兵符並傳給了濟安王,放在這會兒也用不了。

先帝那封密信固然表白了不肯讓他認祖歸宗的態度,反過來,也恰好是能夠證明他乃先帝骨肉的鐵證。因為定國公府謀逆一案,先帝曾承諾要立劉寶嵐為後的事也不是甚麼奧妙,以他的才氣,找幾小我來證明此事並不難。

“白日升堂審案。早晨待在後衙,除了比常日裡勤奮一些,也冇甚麼非常。”因為聖上要來,濟南府大大小小的官員都變得自律勤奮了,酒樓和煙花場合的買賣都跟著冷僻了很多,方宏生勤奮一些也不敷為奇。

那麼,兵力何來?

“是啊。”周漱苦笑了一下,忽地愣住,眼睛卻漸漸地亮了,“娘子,我們彷彿忽視了一小我……”

――(未完待續)

隻要當上天子,才氣達成老太妃心願,為定國公府昭雪,替先帝兌現信譽,追封老太妃為皇後。最首要的是,濟安王要認祖歸宗,為自個兒正名。

攻入都城的風險太大,變數太多,若不然濟安王早就反了,何必比及本日?之以是苦苦冬眠二十年,是因為濟安王並非純真地想要報仇,篡位纔是真正的目標。

Tip:拒接垃圾,隻做精品。每一本書都經過挑選和稽覈。
X