張明誌道:“卻不知是甚麼買賣?”

青衣少年笑道:“除了張、趙二位道長,還能是何人?”

趙明真嘲笑一聲道:“不知是誰的性命,換甚麼石頭?”

見二人躺倒,白城伏下身去,在他二人貼身處,搜到兩個皮郛,翻開一看,各有幾塊圓溜溜的鵝卵石,隻是光彩形狀與孫道海身上的略有分歧,將皮郛貼身藏好,又將二人放倒,方纔走出船艙。

三十年後,天下大亂,北方魔門七大妙手連袂南下,帶領三萬雄師將靈均先生全族圍在虎丘劍池。當時,靈均先生自忖必死,留下遺書一封,籌辦孤身纏住魔門七大妙手,為全族高低爭一條活路。

遇龍河彆名玉龍河,相傳前朝大文豪靈均先生曾在此處碰到一條從天而降的玉龍。

老船家剛纔見艙中喝酒,俄然之間又是利劍,又是毒藥,早已嚇得魂不附體,此時見白城出來,覺得是要取彆性命,趕緊跪在地上告饒。

張、趙二人提起竹筷,夾了幾口魚肉,公然是鮮美非常,青衣少年也不客氣,抄起木勺,連湯帶魚舀了一大碗。

“師兄所言極是,倒是我太莽撞了。”

青衣少年道:“真人麵前不扯謊話,鄙人白城,隻因有一樁買賣要做,特地在此等待二位道長。”

白城悄悄一笑,順手一擲,一錠五十兩的白銀已砸在船頭,說道:“他二人是我舊識,隻是有些曲解,故此使些手腕讓他二人睡倒,如果無人轟動,如何也要七八天賦氣醒來,你今後逆流而下,待他們醒來以後,替我向他們問好。”

青衣少年微微一笑:“如果不賣,帶出來做甚麼?”

烏篷船頭坐著一個老船家,身邊搭著一個爐子在熬魚,船尾處站著兩個羽士,一高一矮,都穿戴亮黃色的道袍,麵色彷彿有些陰沉,這兩名羽士恰是天龍門的張明誌、趙明真。

青衣少年見他飛身縱回,船身搖也不搖,不由喝道:“道長好俊的工夫!”

鍋中熬的大頭鯉魚是老船家剛纔垂釣所得,顛末一番妙手烹製,飄香四溢,甫一揭鍋,便有一股香氣劈麵而來。

趙明真再要脫手,隻感覺渾身一軟,再也坐不住,癱軟在地,猶自不敢信賴,口中喝道:“酒裡有毒!”

白城聽張明誌說話,不由心中必然,他並不曉得念石是玄龜堂獨占,還是在道門內部廣為傳播,故此本日在他二人麵前提起,隻是摸索一下二人反應,現在見他二人承認確有此物,才放下心來,隻要另有一點不解之處,便是不知為何,張、趙二人說接收一顆便要一年風景,他一日之間便能將一袋念石儘數接收?

Tip:拒接垃圾,隻做精品。每一本書都經過挑選和稽覈。
X