四百九十章 以情動人[第1頁/共3頁]

侍女將文房四寶之物,放在世人的席前案上,然後陪侍擺佈。

初始時一兩個如此尚好,但人多了來求,林延潮也是抵擋不住。

因而華傳芳對下人招了招手,叮嚀了幾句。

對林延潮而言,這文會不過是走個過場,袁宏道一片美意,想要替他立名。但林延潮眼下早已是名滿天下,又何必來這場合出甚麼風頭呢,冇事莫裝逼嘛。

如許的應酬文章,林延潮在翰林院裡但是冇少寫。本身中狀元後,宮裡寺人,以及很多官員來求本身寫文章,想要拿來作為墨寶,藏於家中,留之家人。

現在西湖上起了風,湖麵起了浪。不過五艘連舫在湖麵上很安穩,涓滴也不搖擺。世人都是安安穩穩地坐著。

見世人推舉,陳知縣倒是很客氣道:“唐宋以詩詞為盛,現在則是文章為顯,文章詳者為大品,略者為小品,吾喜小品,喜其衝口信手,閒適隨度。“

除了陳知縣,另有一老翁與他同來。場之人都不知他的秘聞,世人隻稱他為陸翁,傳聞是董其昌的教員,乃至王衡以及在場一名流子也是受過他教誨的,應當是在野夙儒,以是非常德高望重。

當下世人都是心想陳知縣或許是頭暈目炫了,因而都儘量替陳知縣擺脫,現在天陽光太好,總之哈哈。

華傳芳後,其他士子也是連續將文章寫好了。

這時但見華傳芳將筆一投,雙臂的袖袍長長向後一甩,然後將卷子拾起遞給身邊侍女,侍女第一個將文章交給陳知縣。

文無第一,武無第二,文人風俗性相輕,故而文會上總要推公道持正,才學得各方敬佩的人來裁斷。

眾士子裡很多人都是提筆揮毫,也有的則是一動不動,閉眼凝神,看來是在打草稿。

因而陳知縣第一個念起華傳芳的文章來。華傳芳笑了笑,擺佈傲視了一番,然後挺直身子,明顯對本身的文章極有自傲。(未完待續。)

世人揣摩陳知縣所說的一葉紙,就是案上這麼點大,最多寫上個兩三百字,這也就是限定篇幅了。

將此事就如此揭過。

這文章排在卷首的,當然是華傳芳的。

世人一併稱是,然後各自退席。

一炷香後,其彆人都是交稿了,場上最後隻餘下林延潮一人。

當然看了這一幕,若不知秘聞的人,還覺得華傳芳是才情敏捷呢。

陳知縣說得也是事理,詩詞之道了,前人已是抵至一高度,同時明朝又以文章為宗。讀書人就感覺,文會上再千篇一概,議論詩詞已不那麼符合時宜。

Tip:拒接垃圾,隻做精品。每一本書都經過挑選和稽覈。
X