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墨客意氣揮斥方遒!”
實在郭正域主政遼東後,他們共同在本地屯開荒田,鼓勵百姓栽種玉米番薯之物,實實在在地為百姓作了很多功德。
為國儲才,為科舉之用不是書院主旨,而是誌在讓大家皆儘其才。
天子聞之大喜,不但將兵部尚書石星好好地誇了一頓,當即下旨將郭正域從右僉都禦史升任兵部右侍郎,為正三品,並令郭正域進京述職。
郭正域笑了笑道:“就是奏疏裡的意義。”
此次進京敘職,兵部高低都要辦理,這筆錢郭正域早已經備好了。郭正域本人在遼東為官雖是雙袖清風,但對於宦海這些成規也冇籌算繞過。
與郭正域一同的另有湯顯祖,屈橫江,盧萬嘉等人。
因擔憂泰寧部去而複返,董一元選精兵強將與遼海道參議楊鎬一併於遼東的冰天雪地裡行軍四百裡,於三天三夜後攻擊泰寧部巢穴。
方從哲見此躊躇一下,然後從案上取來靉靆戴上看了起來。
郭正域點了點頭。
這等‘自行束脩以上,吾何嘗無誨焉’的行動,又是引發了徐火勃等講師們一番驚世駭俗的會商。
而理學院則稱為有貞學院,這是為了記念徐有貞所名的。徐有貞曾任鼇峰書院講師,後在任職的路上病故,但他所寫的前後兩本潞水客談,卻成為了有貞書院的主旨。
林延潮喜不自勝,書院創辦,又得一女,但感覺此生足矣。
正如郭正域不知何時與孫承宗冷淡的,他與方從哲也是不知何時靠近的。
人纔不是木料,砍下供人取暖,而是要為參天大樹。
闕左門前的宮道,郭正域拄著鐵柱杖,一步一步行著。
聽聞林延潮講學創辦書院,保定巡撫劉東星可謂出錢著力,本地官員也是死力共同,故而不過數月工夫書院即已建成。
明朝遼東建製上屬於山東承宣佈政使司,如楊鎬雖在遼東作參政,但倒是寄銜在山東。在遼東都司更北的則是奴兒乾都司。
沈一貫自不會把苦衷與人說,而是道:“可遠兄,莫非會看病否?”
方從哲想了想淺笑道:“我也有一事相求,請美命推於東阿複起,重擔禮部尚書。若不如此山東處所官員不會同意遼東設佈政司。”
“當時我等滿腔熱血,就盼著朝廷能夠用教員事功變法,如此也要跟著儘一份力,將來也能青史留名。”盧萬嘉感概道。
林延潮偶然一彆書院,溪邊泛舟垂釣過著不問世事的日子。