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一百九十一章[第2頁/共4頁]

張居正沉吟半晌,道:“會不會有人指授,迂迴阻壞封貢互市大局?”

“這個就不必測度了。”高拱不覺得然地說,“巡鹽禦史巡按畢,論劾與之有關的官員,也是他的本分。”

王崇古“蹭”地下床,跑到門口向外探頭一看,果是王誠,不覺大驚道:“你如何在這裡?”

李春芳眼睛看著高拱,擔憂殷世儋的話會惹怒他,再發作牴觸,遂搶先道:“喔,曆下,不能這麼說。聖旨是發還重議,既是重議,保持原議亦無不成嘛!”

“稟軍門,下吏出城不到百裡,正遇著吏部張侍郎的急足,說張侍郎奉高閣老之命給軍門投書,下吏也就隨他返回了。”王誠答道。

聽得裡間動靜,外間傳來一個熟諳的聲音:“軍門醒了?”

“內閣直接擬票,下廷議就是了,何必再繞彎子!”高拱不滿地說。

“那好,既然諸位無貳言,就保持原議。惟在疏首,要加上一段話,把此番互市與嘉靖三十年開馬市的辨彆,臚陳一番。”王崇古起家道,“本部堂已備了薄席,請諸位賞光!”

“翻不起大浪!”高拱以不屑的腔調道。

高拱叮囑道:“叔大,你給王崇古修書,讓他不必擔憂;子維那邊,我和他說。”

“行了行了!”李春芳製止說,又轉向殷世儋,“曆下,按例擬‘吏部曉得’,交給吏部區處就是了。”又叮嚀書辦,“抄副本,送吏部張侍郎、宣大王軍門,便於二公上疏自辯。”

“喔!”殷世儋俄然驚叫一聲,“禦史郜永春彈劾王崇古、張四維的!”他拿起文牘,讀起來:“臣督理河東鹽政,今已告完。此中利弊,故再言之。鹽法之壞,由勢要橫行,大商專利。如吏部侍郎張四維父張允齡,乃運司老商,兼併鹽窩;宣大總督崇古弟王崇教,係運司大商,囑托先支。此二臣者,類皆嗜利忘義、阻公營私。乞將張四維亟賜罷斥,王崇古姑行懲辦。”

“我是擔憂久拖不決,老俺久等不得,呈現不測。”高拱嘟噥了一句,語氣是接管了張居正的解釋。

“如此一來,本是封貢互市一件事,又平空多出按臣論劾大臣的處罰事,兩件事都是逆勢而行,玄翁的壓力未免太大了!”張居正憐憫地說。

高拱一揚手:“叔大不必擔憂,為成此偉業,何所惜!”他停頓半晌,非常慎重地說,“叔大,若我是以被擠而去,你接著乾!總之非乾成不成!”說完,與張居正拱手道彆,登轎而去。

Tip:拒接垃圾,隻做精品。每一本書都經過挑選和稽覈。
X