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二百二十四章[第1頁/共3頁]

梁夢龍點頭,複又拿起高拱的書牘,看了半晌,鎮靜地讀道:

“雙管齊下?”胡檟獵奇地問,“哪雙管?”

“等?”張居正有些驚奇,“玄翁怎的也說出一個‘等’字?”

海有可通之路,聞之甚喜。但不知事果何如,殊切懸企。倘有下落,願早見知,若得諧此,則於國有萬分之利,而又無一毫之勞費,縱使新河可開,亦不及此。

“好!”梁夢龍撫掌道。

“喔呀,這倒是的。”王宗沐起家在室內踱步,慨然道,“佛朗機國安在?竟有大船行之國朝本地。其船來,非為劫掠,而為貿易。此期間潮流乎?時下江南物品豐厚,若可通海貿易,我大明必有一番新氣象!而國人素畏陸地,若海運得行,久之則對陸地諳熟矣,通海貿易有望是以而富強。此乃劃期間之大事也!”他越說越衝動,驀地回身,盯著梁夢龍道,“隻要新鄭相稱國,識見超邁,魄力過人,方可成此大事,若失此機遇,竊覺得無有再敢定奪者。”

梁、王二人用心不語,胡檟隻得道:“師相對反對他主張的人並不活力,他討厭的是為反對而反對。二公建言不開河一樣可解漕運困難,便是反對元翁主張,但又提出替代體例,元翁不唯不活力,還頗是欣喜嘞!”他對勁地掃視著梁夢龍、王宗沐,“放心吧,二公出息,不唯不會就義,還大大看好嘞!”

“批交工部題覆。”高拱脫口而出。

“說辦就辦!”梁夢龍道,他略一思忖,“撥麥一千五百石,船十艘,差批示王惟精率人試航,同時保護船隊;至於鼓勵官方試航,就請新甫草擬佈告,榜示本地各府。”

高拱輕鬆一笑:“不是等漕河通暢,是等山東試行海運的動靜。”

張居正不語,兩人進了中堂,正有河道總督潘季馴的奏疏,張居正掃了一遍,道:“潘季馴奏稱,邳河工成,乞賞勞諸臣。”

新河之議,本出仆意,然非有成見。既曰不成,便當已之;惟理地點,已何與焉?所示海運,詳考明白周悉,具見經國之猷。若果得遂,實國度無窮之利。但不知試行者有下落否?幸早見知,以慰懸懸。

來京投書者,皆知高拱每晚亥時前後到吏部理事,便會在晚間到吏部衙門候著。這天早晨,高拱正與張四維在吏部直房議事,司務送來了王宗沐的書牘,高拱展讀,不覺大喜:“似梁夢龍、王宗沐這般方是做事的模樣!”遂提筆給王宗沐覆函:

Tip:拒接垃圾,隻做精品。每一本書都經過挑選和稽覈。
X